新三板能夠緩解企業的股權流動性差和融資難的問題,尤其是當制度不斷完善和交易變得更加活躍時,擴容對為企業提供資金的私募(PE)行業也是一大利好,PE參與新三板的熱情也會高漲;而若未來新三板企業“介紹上市”模式取得成功,新三板更有望成為PE機構逐鹿的新戰場。
整個四月,IPO市場依然如舊,繼續塵封,只是這一次連境外香港市場也不例外,四月IPO亦顆粒無收。在各界看來,IPO財務審核以及境外投資人對中國企業投資信心持續走低造成了近期中國企業IPO一直低迷的態勢。
根據清科集團旗下私募通統計,截至4月25日,今年終止審查的企業168家(不包括2012年撤銷申請的“遵義鈦業”),在審企業仍有729家
(其中中止審查企業108家),排隊企業數量依然眾多。大量擬上市企業使得IPO財務審核進程緩慢,亦使IPO重啟不斷延期。本次IPO暫停是A股歷史上的第八次,目前空窗期已達6個月之久。但清科研究中心認為本次暫停并不意味著未來IPO退出渠道將越來越窄,而是通過財務審核將劣質企業排除出擬上市隊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中介機構的專業素質,目的是促使境內IPO能夠更健康地發展。
目前,在所有擬上市排隊企業當中,已通過發審會企業數為81家,這些企業應是IPO開閘后的第一批上市企業,其中,大部分企業分布在戰略性新興行業,比如高端機械制造、IT、生物技術/醫療健康等,該批企業中的66.67%有VC/PE機構支持。之前由于信息的“過度包裝”,部分企業上市后業績頻頻變臉,致使投資者對新股信心嚴重受損。而此次通過財務審核的第一批上市企業質量應有所提升,這有助于提高投資者對新股認購的熱情。對VC/PE機構而言,其上市項目的賬面投資回報或將有所提高。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李芬告訴本報記者,在交易所市場面臨巨大的發行壓力下,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愈加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金融和資本市場工作的重點,目前,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雛形已經初現,新三板的發展也已步入正軌。2012年8月3日,“新三板擴容”獲得國務院批準,上海張江高新區、武漢東湖高新區、天津濱海高新區成為首批擴容試點園區。根據清科集團旗下私募通統計,截至4月底,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為205家,其中中關村園179家、上海張江8家、天津濱海8家、武漢東湖10家。
而在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胡熠看來,新三板定位于為成長性較好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股份轉讓和定向融資服務,由于企業的資質與交易所上市的企業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以及場外交易市場關注度不高,現階段掛牌公司的交易相對不活躍。
根據私募通統計,2013年4月,新三板掛牌的公司共有18家企業有交易量,成交筆數為35筆,成交金額為4,145.41萬元人民幣,平均成交金額為118.44萬元/筆。清科研究中心注意到,新三板的成交量在經歷2013年1月的高速增長后,2月和3月表現冷清,但4月市場熱度有所增加,成交筆數和成交金
額 環 比 分 別 增 長
25.0%和325.6%。
整體來看,為了提高新三板的交易活躍程度,促使更多企業到園區掛牌,各個園區不斷完善市場機制和政策制度。4月25日,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負責人在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制度解讀會中關村示范區專場”上表示,為支持中關村企業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中關村將從五個方面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包括對掛牌企業實施資金支持,掛牌即獎60萬元人民幣,以及完善資本市場投資者互動平臺、企業集體路演、銀行提供貸款融資支持和組織開展企業與投資機構的對接。
清科研究中心認為,新三板能夠緩解企業的股權流動性差和融資難的問題,尤其是當制度不斷完善和交易變得更加活躍時,擴容對為企業提供資金的PE行業也是一大利好,PE參與新三板的熱情也會高漲;而若未來新三板企業
“介紹上市”模式取得成功,新三板更有望成為PE機構逐鹿的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