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冰島兩國政府4月15日發表《關于全面深化雙邊合作的聯合聲明》,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同歐洲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意義重大。
中國和冰島,一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一個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世界上最小的發達經濟體之一。經濟發展模式、經濟規模和經濟制度如此不相同的兩個國家,能夠在全球經濟面臨艱難復雜的局面下,達成自貿協定,共同應對挑戰,這不僅再次表明,幅員人口、歷史文化和發展水平的差異不是發展國與國關系的障礙,而且對中歐經貿關系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表明合作共贏力量所在。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事業沒有終點,只有一個接一個的新起點。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依然乏力,只有通過深化合作共贏,才能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只要攜起手來,各國就能共同找到更多的化解危機和困難的辦法。
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在關鍵時刻給予陷入債務危機的歐洲國家以力所能及的支持,充分體現了同舟共濟、攜手共進的合作精神。中國通過簽署本幣互換協議、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予以支持等實際行動扮演了患難之交的角色,中冰關系實現了健康快速發展。
擴大開放能帶來紅利,這不僅是中國過去幾十年的親身體驗,對任何國家也都是適用的。冰島作為一個小型發達經濟體,能夠與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共同建立自由貿易區,這本身就表明了冰島敢于改革、勇于開放,堅持自由貿易的決心與勇氣。
堅持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是幫助一國走出危機、實現復蘇的正途。冰島正是靠著這樣一種開放精神,較快地重整旗鼓,從危機中走出。開放讓冰島充滿信心地與中國攜手合作。
堅持改革開放同樣也是中國經濟能夠從容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力量所在。開放有助于完善資源配置,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提高人民福利。中國的成長路徑表明,堅持改革、不斷開放,就可以更多地從經濟全球化中獲益,就能夠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站立得住。開放讓中國充滿信心地走向世界。
受歐債危機影響,歐盟和歐元區經濟持續低迷。隨著全球貿易回暖,歐洲經濟整體復蘇的內外條件更為有利,一些歐洲國家競爭力正在回升,但離真正走出困境、重回強勁增長軌道還有距離。中冰自貿協定的簽署證明,當前形勢下,摒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消除壁壘,通過互利合作實現共贏,才是歐洲的明智選擇。經濟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不可能是內向封閉的發展,只有為世界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自身才有可能獲得更大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