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問題是現在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繼續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會議強調,下一步,要以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高度負責的精神,強化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加強疫情研判、排查,抓好疫情的源頭控制,及時消除隱患。 據國家衛生計生委通報,截至4月10日17時,全國確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增至33人,9人死亡。 此次禽流感或許對經濟本身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但隨著疫情的持續擴散,對一些行業的沖擊肯定會很大。根據現有資料分析,國內可能會受到禽流感影響和沖擊的行業有:畜牧業、禽蛋生產、旅游業、餐飲業、物流業、進出口、保險、銀行、飼料、服裝、期貨交易、畜牧產品交易以及航運等行業。 受來勢洶洶的H7N9禽流感影響,連日來農貿產品交易量接連受挫。
4月6日起,上海、南京和蘇州等地已全面停止活禽交易、關閉所有活禽交易市場。上海、深圳等地批發市場,連日銷售量均下降近20%—30%。此外,一些餐飲企業也緊急調整菜單,暫時停止銷售雞類相關菜品。而國內飼料行業因禽流感受到的損失,主要從兩個方面來體現:一是飼料進出口業務;二是國內市場的銷售量減小。 事實上,H7N9禽流感疫情爆發后,首先出現“應激”反應的即為股票市場。從這幾天的滬深股市走勢看,受禽流感疫情影響,禽畜養殖、餐飲、航空相關板塊大部分個股下跌。 現在,大多數人的心態是不管會不會傳染,這段時間反正不吃雞鴨等禽類活物,而這種境況可能會維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這只是我們眼睜睜看到的一個損失,更需要思考的深層次問題是那些養殖戶和餐館接下來的幾個月怎么辦?顯然,禽流感帶來的后續經濟影響不可估量。 10年前的“非典”(即SARS)疫情不僅奪走了數百人的性命,更重創我國及經濟。據亞洲開發銀行(ADB)統計,受SARS影響,中國經濟總損失額達179億美元,占中國
GDP的 1.3%。
10年后的H7N9禽流感,我們必須汲取教訓,高度警惕,科學應對。 面對突如其來的H7N9禽流感疫情,黨中央、國務院把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迅速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充分反映了新一屆政府領導
“一切為人民”的理念。這為阻擊新型禽流感提供了堅強的領導,為有力、有序、有效地防止疫情的發生和擴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在疫情逐步擴大的情勢之下,政府必須未雨綢繆,制定一些應急性的經濟措施,加強警惕和預防。比如:要對家禽養殖之類有可能遭受巨大沖擊的行業以及農民給予一定的臨時性補貼。據悉,上海市農委正在籌劃補貼。希望這種臨時性補貼措施在其他省區也能盡快啟動。當然,這不能由政府全部包下來,企業也必須拿出應有的措施予以應對這種市場風險;應該動用一定財政收購活禽,以降低疫區農民的經濟損失;可以適當降低家禽養殖之類有可能遭受巨大沖擊行業的稅收;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嚴厲的海關監管應該成為常設項目,以維護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的安全。 總之,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對于今年這輪禽流感,各級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都應該抱謹慎的態度,提前做好風險防范和預案,特別是政府要適當進行引導,防患于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