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之前,有關火車要不要賣站票的話題引發了幾乎全民參與的熱烈討論。當時,記者認為國人之所以熱衷于討論這個問題,根本的原因在于鐵路的行政化管理不能滿足民眾對鐵路服務的需求。一個月之后,雖然鐵道部撤并定案,但改革仍需前進。 火車是否賣站票的討論發端于2013年春運之前,回家過年的興奮心情與返鄉旅途的艱苦卓絕糾結在一起,每年都會產生一些思想的火花。火車站票半價的話題,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被提出的。但實際上,由鐵路發送的旅客人次僅為春運旅客總人次的不到10%,鐵路何以屢次成為大家發泄情緒的出口? 毫無疑問,鐵路運輸政企合一、行政壟斷和效率低下的現狀是消費者對鐵路服務不滿的主因。加上近幾年,鐵路售票網站招標不公、高鐵天價采購、安全事故頻發等原因,作為一個兼具政府和企業職能的實體,鐵道部已經很難維持公眾對政企合一式鐵路服務的信心。 正是基于上述理由,鐵路市場化改革呼聲四起,但市場化改革不僅是取消政企合一,它還應該有更遠大的目標。如今,鐵道部被撤并,行政功能進入交通運輸部,企業職能歸屬新成立的中國鐵路總公司。政企合一的問題將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但這絕不是改革的結束,而恰恰是改革的新起點。下一步的目標,應該是打破壟斷。 此前,有關鐵路站票半價大討論的本質,就是一種對鐵路行政壟斷的否定。很難想象,大多數公眾突然對某種交通工具,如飛機、輪船或者汽車的乘坐方式與票價的關聯迸發出如此巨大的興趣,甚至引發一場大討論。因為在自由競爭的市場里,消費者只通過消費選擇來引導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而不是通過全民討論來表達訴求。 壟斷永遠是市場經濟的最大敵人之一,撤并鐵道部去除了鐵路壟斷最為有利的蔭蔽——行政權力,但仍需要繼續改革以打破壟斷。目前,鐵道部的撤并計劃只涉及鐵路總公司一家經營機構,而全國18個鐵路局未來如何處理與鐵路總公司的業務關系仍不明朗。 以過往的改革經驗來看,凡是有效打破市場壟斷的改革方案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如電信、郵政速遞等;凡是未能打破壟斷的改革,似乎都沒有取得預期中的效果,如電力改革。如今,撤并鐵道部邁出了鐵路改革的第一步,未來還需要繼續推進改革、打破壟斷。否則,雖然鐵道部將走進歷史,但有關鐵路運輸的全民討論仍將留在現實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