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昨日發布公告說,要放寬創業板IPO的行業限制,允許三農等國家支持的產業上市融資。本欄認為,股票上市是要賣給投資者的,交易所不應該對上市公司所屬行業做出限制,只要不是違法違規及即將要淘汰行業的企業,又能夠給投資者創造利潤,就應該允許其上市,而不能僅看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股市是誰的股市,都說是投資者的股市,一切為了投資者,要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但是在股市政策制定上,卻常常忽略投資者的感受。股市曾經為國企脫困服務,曾經為股權分置改革服務,現在要為支持國家產業改革服務,鼓勵上市的企業都是需要錢的企業,這些企業雖然表面光鮮,但卻缺少銀行足額貸款支持,于是想到了向股市伸手要錢,至于購買股票的投資者,則只能買者自負,不管是業績真的下滑,還是曾經財務造假,倒霉的都是中小投資者,即使東窗事發,法律嚴懲了造假企業,但卻缺少對投資者的賠償。 現在什么企業最賺錢,大家都說是房地產,但房地產企業卻暫停IPO相當長時間;餐飲企業也能做到業績穩定,但從上市家數看,卻遠遠遜于其他行業。本欄認為,A股市場本就不應該設定上市公司行業限制,只要不是違法違規企業,沒有未按國家規定納稅的,都應該有上市的權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對于擬上市企業,需要考察的因素應該是能否持續經營,未來業績能不能給投資者提供穩定的回報,有沒有業績造假或者明顯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的行為。如果這些都沒有問題,這家企業就應該有資格在A股上市。 對于投資者來說,并不一定要把錢投向國家鼓勵的行業,而是希望把錢投向能夠給自己帶來長期穩定回報的行業,這不是誰高尚或者不高尚,只是資本的逐利屬性,煉油企業也沒因為國家鼓勵環保而自己掏錢把油品質量提高。支持產業發展,不能讓投資者做貢獻,而是要給予這些企業稅收優惠、技術扶持,如果真的缺少資金,也可以讓銀行給予更多貸款,不能總是讓投資者掏錢承擔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