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中國式金融脫媒警報初鳴
    2013-01-22   作者:倪金節(中國人保資產研究所客座研究員,財經作家)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倪金節

      貨幣擴張是過去十年支撐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核心元素。每輪宏觀調控之際,貨幣政策都扮演了主要角色。比照十年前后,我們發現,這段時期變化最激烈的恰是貨幣金融領域。
      不久前,央行發布的2012年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報告,進一步夯實了中國貨幣金融環境已發生變化的論點——金融脫媒大勢已定,直接融資漸成氣候,市場化在倒逼金融改革。
      十年前,我國的金融體系高度依賴銀行系統。2002年人民幣貸款占據社會融資總量的91%,社會經濟幾乎悉數被銀行信貸控制。但從2010年開始,這一比例已跌破了60%,隨之繼續下降到2011年的58%和2012年的52%。這也就是說,股票、證券、信托理財、私募基金、民間借貸正成為資金供求雙方的主戰場,它們完全能通過資金的銀行體外循環,實現更高效率的資金對接。這是金融學典型意義上的“金融脫媒”現象。
      金融脫媒在這十年間的加速演變,與經濟大環境密切相關。一來,實體經濟低迷,很多領域資產泡沫膨脹,投機性資金需求旺盛,為快速獲得所需資金,不惜承擔高昂的借貸成本,而滿足這類需求顯然非銀行部門更加得心應手。二來,在國企越來越強勢的格局下,國有部門和地方政府成為銀行信貸大戶,民企貸款艱難。中國融資系統于是分化為兩極:既得利益階層把銀行當“取款機”,民間階層只能訴諸直接融資。三來,央行在利率市場化改革方面的舉措可圈可點,資本市場擴容成就斐然。多重力量的合力,終于撬開了過往鐵板一塊的銀行式金融體系的堅冰。
      不過,中國式金融脫媒帶有典型的“倒逼”特征,主動的金融改革痕跡并不明顯。比如,在成熟經濟體占據主導的股票和債券融資,在社會融資總規模中的比例依然不高。層層的制度障礙和行政烙印,導致資本市場發展緩慢,結構性矛盾沉疴遍地。
      以公司債為例,這本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上佳途徑,但相對于國債和金融債,企業債發展十分緩慢。2004年《中國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決定》發布至今6年,雖然金融高官、專家學者不斷呼吁加快公司債等市場的發展,但停留在口頭上的局面一直沒有大的改變。
      公司債市場不僅受到強力的行政管制,發改委獨掌審批權,而且在體制上始終難以推進,至今仍無明確的地位認定。正如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直言,“中國公司債市場的問題,主要是體制問題,不是技術問題!惫緜怯檬袌鍪侄我幈苁袌鲲L險的得力工具,可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用行政管理手段控制風險,卻成了有關部門長期不愿拋棄的工作思路。
      最近兩年,發展最為兇猛的則是高風險系數的信托市場。截至去年底,信托市場總規模已突破7萬億,超過了國內第二大金融機構保險業6.9萬億元的規模。看央行公布的數據,去年信托貸款增幅最猛,從2011年的占比1.6%躥升至8.2%,全年新增額為2011年的近六倍?梢粤弦,信托融資是近兩年金融脫媒加速的重要力量。信托業從來就是利益縱橫交錯、三角債、多角債最為集中的行當,如此高速的爆發,儼然開始為中國式金融脫媒拉響警鐘。
      超常規的金融脫媒速度,也加劇了銀行的信貸擴張速度。隨著人民幣貸款占比下降,銀行系統只能在總量上大做文章。表面上看,有了非銀部門的擴張,近幾年銀行信貸屢屢創出天量,可與非銀行融資系統的擴張相比,似乎并不值得大驚小怪。但2008年之后的信貸擴張確實超出了實體經濟的正常需求,由此產生了對不良資產卷土重來的深深擔憂。遠超警戒線的信貸GDP比、近百萬億廣義貨幣M2,都在高度警示:銀行信貸切不可與非銀行部門的擴張“競賽”。
      所以,金融脫媒趨勢固然可喜,但隱藏的風險巨大;萬不可因非銀行融資高速擴張,就以為天量信貸十分合理。穩固金融脫媒趨勢,首要在于控制信托等市場的野蠻生長,規范民間借貸市場,同時掃清債市和股市的制度障礙,大比例提高股票、債券在社會融資總額的占比。
      發達國家銀行的發展史證明,真正的金融脫媒,必以損失銀行利益為前提。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金融全球化和工程化趨勢的高速推進,各種新金融產品洶涌而出,證券市場成為歐美經濟的主血脈,銀行的媒介作用日趨萎縮,失去了融資的主導地位,因為利差收入劇減,銀行依靠傳統業務已難以維持生存。
      而當下中國銀行業的主要盈利仍然依賴存貸差,非利息收入僅占收入總額的19%左右,而國外銀行的非利息收入比例達到35%以上。在中國銀行業現有的資產結構中,信貸資產一般占85%左右,利差收入在總收入結構中占90%以上。很顯然,以我國當下的金融格局,并不足以支撐健康的金融脫媒,這也是如今中國式金融脫媒矛盾四伏、問題重重的原因。
      在仍要確保銀行利益的大前提下,中國式金融脫媒注定了將要經歷更為艱辛、更為曲折的過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地方金改不應遺忘金融的本質 2013-01-09
    · 刺破房產泡沫是金融改革的前提 2012-12-28
    · 深化金融改革須立足實體經濟 2012-12-26
    · 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之路 2012-12-24
    · 金融改革提升實體經濟質量 2012-12-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1000部羞羞禁止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最近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老师别揉我胸啊嗯上课呢视频| 日本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 国产好爽…又高潮了毛片| 久草视频福利资源站| 黑人猛男大战俄罗斯白妞| 日韩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很黄很污的视频网站|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在线高清视频无码|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浪潮|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扶着大肚子从后面进| 出轨的女人2电影| jizz之18| 欧美白人最猛性xxxxx| www.com日本| 偷窥欧美wc经典tv| 欧美videos另类极品| 亚洲国产av美女网站|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网404在线资源|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亚洲精品suv|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 第一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国产乱码免费卡1卡二卡3卡四| 一级网站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57分钟办公室|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 国产精品高清2021在线|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蜜臀AV一区二区|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