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賀歲檔大幕剛剛拉開,網絡水軍再現江湖攪局,兩部同日上映的國產新片《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遭受水軍惡意低評,在豆瓣網和格瓦拉生活網等網站上,兩部電影的評分低得驚人。12月3日,陸川工作室導演李靜承認雇用水軍為《王的盛宴》刷好評,因為惡意低評已經影響到這部片子的生存,“要不是遭遇之前的瘋狂打壓,何必出此下策,費力不討好”。(12月4日《南方都市報》) 《王的盛宴》我沒看過,不敢置評;至于《一九四二》,我個人認為是不錯的國產影片之一,各路媒體、各方人士對這部電影也是好評如潮。然而該片上映首日,豆瓣網的評分中竟有多達60%的“一星”(“五星”代表力薦,“一星”代表很差),平均打分只有5.6。這種跡象背后,不排除大量“網絡水軍”惡意攪“黑水”。 實際上,近年來這種現象屢見不鮮,2011年國慶檔,同期上映的《白蛇傳說》和《畫壁》遭到“網絡水軍”攪局,攪得片方心煩意亂,但誰也搞不清背后的黑手來自哪里。陸川的電影《南京!南京!》也曾遭遇網絡“黑水”,這次《王的盛宴》雇用水軍刷好評,按照導演李靜的說法,正是吸取上一次的經驗教訓。 目前并不無證據表明這股網絡“惡水”源于片方之間惡性競爭,我相信片方也不會如此下作,雇用“網絡水軍”抹黑競爭對手,《王的盛宴》雇水軍只是給自己刷好評,而不是給對手刷低評。那么,兩部影片上映首日即雙雙遭到“網絡水軍”惡評,而這些刷低評的網絡水軍既非被雇用,又跟片方無怨無仇,他們究竟意欲何為? 以我的判斷,他們攪動“黑水”的目的,就是要攪得片方心煩意亂,迫使片方雇用他們刷好評,從而牟取利益——我們先使勁罵你,罵得你受不了,你就得花錢雇我們夸你,我們一邊罵你一邊夸你,罵得越狠你越要雇我們夸你,出的價錢也越高。這是“網絡水軍”的慣用“策略”,也是近年來電影圈“黑水”案例層出不窮的原因。 因此,導演李靜雇用網絡水軍刷好評,恰恰正中水軍的下懷,人家盼的就是這樣的結果。這次嘗到了甜頭,下一次他們還會這么干,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網絡水軍”隊伍,電影圈的“黑水”將泛濫成災,導致惡性循環。由此觀之,雇用網絡水軍刷好評,這種做法雖有無奈的成分,但實在太不明智,甚至是愚蠢之舉,中了“網絡水軍”的圈套。 好電影應該有自信,要相信大多數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有自己的判斷力,不會被網絡“黑水”所迷惑。“網絡水軍”如此惡意刷低評,或許能一時糊弄部分觀眾,但久而久之就沒人理會他們,只要無利可圖,他們自己就會逐漸偃旗息鼓。反之,一遭受惡評就雇用水軍刷好評,無疑是對他們的屈服、縱容和鼓勵,當他們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整個電影圈都會被他們所綁架,這無異于“養虎為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