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開幕的廣州車展還在進行中。今年的車展多少還是帶給人們一些意外:羊城一紙限購令,年末車展規模不減反增,會期延長到十天之久;中日關系緊張,日系汽車在中國一敗涂地,此回卻在南方大本營大擺“龍門陣”,頗有絕地反擊之勢;冷冷清清已有兩年的中國車市,卻遠沒表面那樣波瀾不驚,豪車搶占中高端市場,德美系蠶食日系市場,入門小車市場短兵相接……車展上競相上演。 意外其實也并不意外,車展本來就是一場秀,不管模特還是車企,總要化上最好的妝容,穿上靚麗新裝,以最佳姿態示人。琶洲展館里熱火朝天,漫長展期內人潮涌動;路過廣州街頭一家家4S店,卻多是門可羅雀,除了降價廣告還是降價廣告。當地經銷商告訴記者,限購之后的廣州,靠著打折促銷維持著汽車銷量,此后日系車遭受重創,讓當地眾多日系廠商和銷售終端的日子雪上加霜。 車展的熱,與當地市場的冷,形成強烈反差;而從素有“年終盤點”之稱的廣州車展放眼全國車市,回暖之中仍有陣陣寒意。今年廣州車展總展位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共展出950款新車,相對去年增加了50款新車;跨國車企、合資品牌全球首發車也比去年大幅增加。新車集中發布的同時,前10個月國內乘用車市場也交出同比增長9.5%的答卷,暖意似乎已經來臨。但廣州車展上不少大型車企都對當前的
“回暖”表示擔憂,一名知名合資車企老總表示,前十月9.5%的增長背后,有當前終端庫存的大幅增加、前階段價格戰激烈、各檔次品牌經銷商利潤均明顯下滑的三大“隱患”,這些可能拖累今年收官階段甚至明年的車市復蘇勢頭。 再來看日系車擺出的“龍門陣”。本屆廣州車展,豐田、本田、日產、三菱、馬自達、斯巴魯、鈴木等主流日系品牌非但無一缺席,大多品牌的參展規模反而比去年更勝一籌。豐田干脆喊出要將“豐田中國”改為“中國豐田”的口號,稱將推動“本土化”戰略的加速跑,從人事到產品都將更加中國化;馬自達市場部門負責人表示前幾個月陣痛后產銷數字已經回升,預計年底前還會加速復蘇。不過日系品牌的姿態和聲音,并沒有贏得行業人士和市場消費者的普遍認同。業內人士指出,雖然近期日系車品牌的到店量和訂單都有一定的回升,但幅度很小,加上日系車企謹慎保守的市場策略,短期內難有絕地反擊的實際效果。一些參觀車展的觀眾也表示,當前對于購買日系車還是存在顧慮,認為有一定風險。 廣州車展之前,自主品牌倒是真正地進行了一次“絕地反擊”。過去兩年車市微增長中,自主品牌腹背受敵,經歷最艱難時期。今年日系品牌丟失陣地之后,自主品牌脫穎而出,10月銷量增長兩個百分點,個別自主品牌車企甚至月銷量成倍增長。然而到了車展開幕,自主品牌反倒黯淡許多,許多車企“主秀”的還是去年北京車展上的“老面孔”,真正讓人眼前一亮的車型和技術屈指可數。行業人士認為,這還是因為自主品牌發展的大環境艱難,企業自身的技術和品牌力量依舊薄弱,市場此消彼長帶來的增長是利好也是機會,但能不能真正把握機會,能否真正改變中國車市格局,還有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