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領導人定于11月22日至23日舉行峰會,主要討論2014—2020年財政預算方案。之前歐盟財長會議的不歡而散,為接下來舉行的歐盟領導人峰會留下了陰影。
11月15日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第三季GDP初值季率萎縮0.1%,年率萎縮0.6%,顯示歐元區經濟持續衰退。而此前,歐盟委員會發表的《秋季經濟展望報告》也預計,今年歐洲經濟衰退程度將比預期更加嚴重,到明年才會走上非常緩慢且不平坦的復蘇之路,而且失業率也要到明年才會見頂。這一切,表面看似歐洲經濟前景
“一片黑暗”。不過,筆者對未來的歐洲經濟并不悲觀。
實際上,目前的歐洲經濟正運行在一個“圓弧底部”。“圓弧底部”的經濟,其突出特征表現在,財政、金融以及經濟相互掣肘,甚至形成所謂“死亡螺旋”,經濟長期處在停滯、蕭條的環境之中無法自拔。目前的歐洲經濟就完全符合此特征。
今年以來,歐洲經濟發展經歷了多重考驗。第一重考驗就是歐債危機難以快速修復。目前,形勢改善的跡象正在與風險展開較量,這些風險包括政治爭斗可能導致援救計劃脫軌,或是希臘、西班牙等重債務國所面臨銀行業崩潰或債務違約的風險等。其次,為了削減自身債務,歐元區國家銀行依然在積極囤積現金,并限制面向經濟的放貸活動,這可能也會由于信貸緊縮而使歐債危機變得更加嚴重。再次,為了抑制預算赤字,幾乎所有歐元區國家都在收緊財政政策。而打著解決歐債危機的旗號,政府在經濟衰退時屢次削減支出,讓廣大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因此多次遭遇民眾的強烈反對,這就使得今年以來的歐洲經濟依然難有起色。
第二重考驗是對敘伊制裁使歐洲經濟復蘇道路更加曲折。今年年初時,歐盟外長會議通過了對敘利亞、伊朗制裁的一系列決定。而迄今為止仍在進行的制裁實踐表明,深陷經濟危機的歐洲對敘伊實施制裁并不切合實際。
第三重考驗是金融交易稅在內外抵制中艱難運行。去年6月3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公布的一項針對2014年至2020年的預算提案中,特別提出了開征金融交易稅(FTT)的計劃。不過,對于征收金融交易稅,歐盟各國意見不一。但今年10月23日,歐盟委員會卻表示,支持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歐盟十國的FTT計劃,旨在通過FTT,將募集資金用于幫助應對歐債危機。實際上,在歐元區經濟仍處于衰退的艱難時期推出FTT計劃,不僅對解決歐債危機是
“畫餅充饑”,而且在歐洲局部地區而不是在整個歐洲甚至在全球范圍內開征,可能會導致資金流出歐元區,這對該地區金融業以及歐洲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會更大。
到目前為止,歐洲經濟依然在經受著這些考驗,經濟發展也是“一地雞毛”。
盡管目前的歐洲經濟仍然在“黑暗”中摸索和前行,但歐洲經濟的
“慢慢長夜”或將過去,“圓弧底部”的經濟再繼續前行就是逐步上升。目前,已經顯露出些許跡象。首先,盡管歐元區國家的經濟緊縮政策是一個“治標”之策,但也不失為一個“救急”之策。以希臘為例,如果得不到歐盟撥發的救助款,希臘最早會于今年12月份破產并可能被迫退出歐元區。果真那樣,結果會更慘。而經濟緊縮政策,對于經濟復蘇目標的實現畢竟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其次,盡管像希臘、西班牙等國民眾已經對政府實施的多輪緊縮政策感到憤怒,特別是政府在經濟衰退時屢次削減支出,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但經歷過艱難磨煉之后的民眾會更加渴望經濟復蘇,于是他們會對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高福利支出模式以及消費習慣進行反思和校正,甚至配合政府走上經濟良性循環的道路。第三,今年以來,歐洲央行的購債計劃、銀行業單一監管機制的建立以及歐洲穩定機制(ESM)的啟動等多項措施,有效緩解了歐元區的不安情緒。歐洲國家的借貸成本正逐漸下降,股市開始走高,整個區域的銀行體系盡管穩定步伐緩慢,但進展還在持續,顯示歐洲正在逐步走出低谷。
值得注意的是,歐債危機爆發至今已將近三年,這場危機持續發酵危及整個歐洲。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債務危機,歐盟各國不斷努力采取應對措施,特別是今年年初以來歐盟接連出手推出標本兼治的改革規劃,對提振國際金融市場的信心起到了積極作用。
然而,經受歐債危機以及歐洲經濟嚴峻考驗的歐盟各國應當形成以下共識:第一,加快推進歐洲一體化進程,讓整個歐盟最終形成財政聯盟與貨幣聯盟,該聯盟應具體包括金融聯盟、財政聯盟、經濟聯盟和政治聯盟四個支柱,這是歐盟化解歐債危機的根本出路。而財政聯盟是歐洲一體化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一環。所以,應同心協力,決不能“各掃門前雪”。
究竟是否能真正同心協力,重要的“試金石”要看未來兩天歐盟領導人峰會舉行得是否順利和成功,要看能否走出歐盟預算案紛爭的困境。這正如日前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指出的那樣,如果在11月22至23日舉行的歐盟峰會上與會各方仍無法達成一致意見,那么歐盟內的所有人都會成為受害者。第二,解決歐債危機的關鍵是促進經濟增長,那種單純為緊縮而緊縮的財政政策之路只能越走越窄,應對危機思路上的轉變才是歐盟面對整體經濟形勢惡化的必然選擇。
所以,歐盟成員國尤其是歐元區成員國應通過結構性改革促進各國經濟結構調整,加大對各國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發展以及年輕人就業的支持,加強赤字國家的競爭力和促進貿易順差國的需求,以共同促進經濟增長。相信經過歐盟成員國的一致努力,歐洲經濟復蘇的曙光會提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