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世寶被爆炒早就在人們意料之中,但該股開盤漲幅達到505.4%、全天漲幅高達626.7%,瘋狂程度還是讓人大跌眼鏡。
對浙江世寶的炒作何以如此火爆?瘦身發行無疑是重要原因之一。該公司原計劃發行不超過6500萬股,每股發行價不低于7.85元。但最后發行數量削減為1500萬股,發行價降為2.58元。發行數量和發行價格均大幅下降,為該股上市后的炒作留出了空間。
實際上,這種由瘦身發行引發的爆炒早有先例,此前上市的洛陽鉬業也是一家瘦身發行的公司,原定發行5.42億股,最終調整為2億股,發行價格也由不低于6元調整為3元,該股上市首日也大漲了221%。
瘦身發行引發新股上市后的爆炒,實在是政策上的顧此失彼。應該說,在當前股市相對低迷的市況下,管理層對新上市公司實行瘦身發行措施以減輕對市場的沖擊,其出發點是好的,但從洛陽鉬業到浙江世寶引發市場爆炒來看,瘦身發行的措施顯然有顧此失彼之嫌。
瘦身發行措施的顧此失彼并不只是體現在引發市場爆炒上,它在其他方面同樣是欠考慮的。比如,瘦身發行措施將給市場帶來再融資的壓力。企業上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企業發展需要資金,但浙江世寶的融資只有3870萬元,除了發行費用之外所剩無幾,企業發展的資金仍得不到解決。如此一來,上市后的再融資要求必然迫切。
更加重要的是,瘦身發行措施并不利于保護公眾投資者的話語權。“一股獨大”是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一大弊端,它使得投資者的話語權變得可有可無。為解決這一問題,A股進行了股權分置改革。但瘦身發行正好助長了“一股獨大”,因為瘦身發行減少的是公眾股份額,使得大股東“一股獨大”問題更加突出。
所以,盡管瘦身發行措施在當前來說有利于減少發行人的融資額度,有利于減少IPO對市場的抽血,但其負面影響不容小視。因此,監管部門要謹慎采用瘦身發行措施,如果非要采用,也需要把握一定的技巧,例如將目前瘦身發行的“雙降”(降低發行數量、降低發行價格)改為“單降”,只降低發行價格,而發行數量盡量不減少。尤其是中小板、創業板公司,發行數量原本就有限,更沒有必要減少發行數量。“雙降”改“單降”,會令瘦身發行的負面影響減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