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1日),統計局發布了最新的制造業PMI指數,在連續兩月跌破榮枯線后,10月份回升到50.2%的經濟擴張區間。這意味著近幾個月一系列穩增長措施效力顯現,也預示著四季度經濟增速可能會觸底反彈,經濟軟著陸隨時可期。
筆者認為,10月份PMI指數之所以得以一改頹勢,與發改委之前重啟一系列重大投資項目、貨幣政策結束緊縮狀態關系密切。最近幾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重回高位,銀行貸款亦屢屢超出預期,廣義貨幣M2增速亦不斷沖擊14%的年初既定目標值。
也就是說,10月份經濟初現向好跡象,得益于前面幾個月“保投資、放信貸”這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重拳出擊。
當此之際,進一步鞏固制造業PMI指數就顯得格外重要。
如何鞏固?筆者建議應借助“穩增長”政策東風的契機,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轉型,以結構改革紅利為前提,帶來實質性經濟增長動力的因素。
當前形勢下,外需定然難以短期內回升,訴諸于內需,就更應在民企繁榮和消費需求激發上下功夫;诖,為了鞏固PMI指數回升的趨勢,就需要在結構改革上繼續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