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0-24 作者:程實(金融學博士)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
|
【字號
大
中
小】 |
10月上旬,在IMF-世界銀行2012年年會于東京召開前夕,IMF公布了最新一期的WEO(《世界經濟展望》),這份內涵豐富的權威報告不僅向世人展示了全球經濟的現狀,還向市場傳遞了關于未來趨勢的主流判斷。作為一份影響深遠的官方報告,WEO的文字語言字斟句酌,而WEO里的大量數據更加直白、意味深長。特別是在歲末將至這個時間檔,10月版WEO的數據序列對2012年的描繪應更為真實,對2013年的預測則更顯清晰,在此筆者結合2012年4月、7月和10月三份WEO階段性報告(或其重要更新)中的數據變化,解讀WEO的弦外之音,剖析全球經濟的五大現狀特征。 其一,全球經濟呈現出“普遍失速、長期低速”的趨勢特征。 普遍失速意味著基準情形下全球經濟的運行線正從潛在水平之上悄然移至潛在水平之下,10月WEO對2012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估值為3.3%,較7月預期調降了0.2個百分點,這個0.2大幅超出市場直覺,因為1980~2011年間全球經濟的年均增長率為3.36%,0.2個百分點的調降將使全球經濟增長近三年來首次弱于潛在水平;此外,2012年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預估值為1.3%,弱于1980~2011年間2.51%的年均增長水平;2012年新興國家經濟增長預估值為5.3%,也弱于新千年以來6.24%的年均增長水平。 長期低速則意味著在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長期效應疊加的影響下,全球經濟難以迅速扭轉普遍失速的整體狀態,復蘇形態將更可能呈“U”形而非“V”形。10月WEO最新數據有一個不易察覺的鮮明特點,即2012和2013年增長率預估值呈現出絕對值與調整值的不對稱結構,2013年全球、發達國家、新興國家預估經濟增長率的絕對值均高于2012年,但2013年全球、發達國家、新興國家預估經濟增長率較之7月數據的調降水平均大于2012年,也就是說,2012年全球經濟已比市場預期的要弱,但2013年可能比預期的更弱。此外,即便從絕對水平看,2013年全球經濟3.6%的預估增長率雖略高于1980~2011年的潛在水平,但仍低于新千年以來3.75%的年均水平,顯示出長期低速的特征。 其二,全球經濟呈現出“失速加劇、自由落體”的演化特征。 對于經濟世界和金融市場而言,經濟增長率的絕對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也更難以度量的,則是經濟增長率的相對值,即相對于前期預期的變化。WEO的一個可貴之處,在于其提供了一組時間序列上的權威預期數據,讓全球經濟在不斷演化過程中的相對變化能夠得以顯現。將10月最新WEO與7月、4月的預期數據進行比較,全球經濟失速在最近半年明顯超出預期,而三季度的惡化程度又進一步超出了二季度,市場對這種超預期萎靡的失望程度則不斷加深。 失速加劇、自由落體的演化特征在數據上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10月預期數據相對于7月的調降要明顯高于7月預期數據相對于4月的調降,10月版WEO將全球、發達國家、新興國家2012年增長預估值分別下調了0.2、0.1和0.3個百分點,大于7月0.1、0和0.1個百分點的調降幅度;10月版WEO將全球、發達國家、新興國家2013年增長預估值分別下調了0.3、0.3和0.2個百分點,也不低于7月0.2、0.2和0.2個百分點的調降幅度。另一方面,對于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日本、英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和巴西這11個重要國家,10月版WEO調降了其中9個國家2012年的增長預估值,平均調降水平為0.358個百分點,而7月WEO在更新數據時僅調降了其中6個國家2012年的增長預估值,平均調降水平也僅為0.09個百分點。失速加劇、自由落體的演化特征表明,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的長期真實沖擊不容小覷,而全球政策層在過去半年的表現也尚未起到力挽狂瀾的明顯作用。 其三,全球經濟呈現出“歐洲領跌、新興補跌”的區域特征。 在歐債危機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呈現出歐洲領跌的區域特征并不出人意料。事實上,根據10月版WEO的最新預測,2012年乃至2013年歐洲都將深陷泥沼。2012年,歐元區經濟增長預估值為-0.4%,歐盟經濟增長預估值為-0.2%,繼2009年之后再次進入衰退階段,意大利和西班牙為衰退重災區,2012年經濟增長預估值僅為-2.3%和-1.5%,徘徊于歐元區之外的英國也掉入-0.4%的衰退陷阱;2013年,歐元區雖有望增長0.2%,但依舊處于危險的衰退邊緣,而意大利和西班牙則無法快速擺脫衰退夢魘。 相對于歐洲領跌,新興市場補跌的區域特征更不易被察覺,但也更值得關注。從預期數據時間序列上的變化看,2012年以來,新興國家不僅未能表現出2008~2011年脫鉤復蘇的相對強勢,其邊際失速速度甚至高于發達國家,令市場大失所望。在過去半年里,WEO將2012年新興國家增長預估值分兩次累計下調了0.4個百分點,而同期對發達國家僅下調了0.1個百分點;在過去半年里,WEO將金磚四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和巴西2012年的增長預估值分別下調了0.3、0.4、2、1.6個百分點,平均下調幅度高達1.08個百分點,高于同期對歐元區、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日本、英國和美國平均0.14個百分點的調降幅度。此外,從絕對水平看,新興國家高速增長的光環也日益黯淡,WEO對2012年中國經濟的預測已經“破8”,而金磚四國中,中國和印度2012、2013年的增長預估值均低于1980~2011年的平均水平,巴西2012年的增長預估值低于1980~2011年的平均水平,俄羅斯2012和2013年的增長率預估值則低于新千年以來的年均水平。 其四,全球經濟呈現出“美國逆襲、復雜多元”的結構特征。 2012年全球經濟最引人注目、最寓意深長的新變化正是危機以來“新強美弱”結構的逆轉。一方面,新興國家經濟增長失速的速度和幅度都超出了市場預期,另一方面,美國經濟的韌性和表現也出乎市場意料。 對于美國的相對強勢,筆者早在2012年年初就曾有過前瞻性剖析(見筆者2月1日發表于本報的《2012美國經濟將周期性領跑》),而2012年10月版WEO則進一步彰顯了這一特征。一方面,從絕對數據看,2012年美國經濟增長預估值為2.2%,高于2011年的1.8%,是主要國家中唯一實現2012年增速提升的;另一方面,從相對數據看,10月版WEO將2012年美國經濟增長預估值上調了0.1個百分點,是主要國家中唯一預期上調的,10月版WEO還將2013年美國經濟增長預估值下調了0.1個百分點,下調幅度明顯低于其他主要國家。 這充分表明,2012年以來,特別是過去半年,美國經濟的表現不僅相對其他國家更為強勢,甚至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市場的樂觀預期。事實上,10月初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失業率降至7.8%,不僅進一步肯定了美國經濟溫和復蘇的態勢,更加大了奧巴馬連任的概率,進而潛在提升了美國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為2013年美國經濟穩健渡過“財政懸崖”的短期難關、實現長期內的持續復蘇又增添了新砝碼。 其五,全球經濟呈現出“差異擴大、競爭加劇”的博弈特征。 從以上四種特征可以看出,全球經濟的區域差異、國別差異正在悄然加大,而有別于危機以來固有特征的新變化也在不斷涌現。在全球經濟普遍失速、長期低速的大背景下,這種差異性擴大將導致國家間的利益競爭不斷加劇。 根據10月版WEO的最新預測,2012年全球貿易增長預估值僅為3.2%,大幅低于2010年的12.6%和2011年的5.8%,2013年全球貿易增長預估值也僅有望回升至4.5%。在全球博弈結構日趨復雜的背景下,WEO在過去半年里已將2012年和2013年全球貿易增長預估值累計下調了0.9和1.2個百分點,貿易增速的大幅下調表明全球保護主義的抬頭。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0月版WEO對2012年和2013年新興國家通脹率的預測為6.3%和5.6%,明顯高于發達國家的2.0%和1.6%,通脹形勢的迥然不同也為全球貨幣政策在寬松基調下的國別博弈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數據不會撒謊,WEO用數據還原了當前經濟本色,對此,無論是市場主體還是宏觀調控,都需要少一絲憧憬、多一份審慎。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