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近日主持召開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座談會。關于此次會議的精神,有媒體用中央“督戰”“營改增”改革的推進來概括,頗為傳神。 在這個座談會上,李克強強調,要認真總結“營改增”試點經驗,抓緊制定擴大改革試點的具體方案,有序擴大試點范圍,適時將郵電通信、鐵路運輸、建筑安裝等行業納入改革試點。看起來,在“營改增”試點取得一定經驗和成績的基礎上,決策層決意繼續推動此項改革。 “營改增”改革于今年1月1日正式啟動,上海選擇了部分行業率先試點。自今年8月1日起至年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擴大至10個省市。這一步的推開,表明“營改增”的改革探索有了很大的突破。從本次會議的情況看,未來在全國范圍內實現“營改增”,逐步取消營業稅,也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營改增”改革的意義已毋庸多言。這項改革既在于解決流轉稅制重復征稅問題,又有助于促進服務業產業細分,擴大社會專業化分工,促進三次產業融合,還能夠實現總體稅負的降低。可以這么說,“營改增”改革的推進也是結構性減稅的題中應有之義。 當前宏觀經濟有所企穩,不少經濟數據呈現出積極的信號。在全球經濟疲弱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從衰勢中回轉,殊為難得。中國經濟的企穩,不僅對全球經濟產生積極效應,也給自身未來經濟轉型提供了條件。當然,宏觀經濟未來的走勢,依然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要實現中國經濟長期平穩發展,還得依靠短、中、長期的各種努力,其中包括多項改革的深化。諸如“營改增”之類的改革,自當有序推進。 “營改增”改革的大方向將是全部取消營業稅改收增值稅。改革目標也很清晰,就是要形成多方共贏的局面,使得企業受惠、地方得益,且國家稅制得到完善。但是改革的目標如何逐步落實,試點鋪開的速度究竟需要多快,值得探討。在戰略層面完成部署之后,執行層面如何有效落實,將好事辦好,同樣需要斟酌。 在我們看來,“營改增”改革需要加速推進。作為一項重大的稅制改革,其所能產生的效應相當之大。與此同時,“營改增”改革也需要有序推進,在前進一步的同時,即要夯實一步。倘若改革步伐欠穩健,有可能產生負效應,衍生出新問題。 中央和地方政府間收入分配問題,就是此項改革必須正視和求解的難題之一。究竟是維持現有共享比例,調整稅收返還,還是調整中央和地方共享比例,改革后的增值稅由國稅局征收,需要有一個最終方案。不同的方案各有各的道理,這里邊存在一個最終定奪的問題。 若從執行層面觀察,目前部分試點反映出了一些問題,包括“營改增”后部分行業稅負不降反增;假發票、虛假抵扣難以管理;“營改增”后相關行業的稅率需要慎重制定,等等。從這些現象和問題來看,如果處理不好,就很有可能損害改革的成效。 對于試點中出現的一些行業稅負增加的問題,試點地區不妨通過出臺配套政策的方式,給予企業適當的稅收優惠,或設置稅收扶持專項資金對企業進行扶持。增值稅的稅率設計也要避免過高或過低,以防增加納稅人負擔或導致合理稅收流失的情形。這些問題需要在落實層面多下功夫。 概言之,中央“督戰”“營改增”改革的推進,至為重要,關乎這項改革的未來成效。改革目標已明,關鍵是改革速度和具體落實。就像其他許多領域的改革一樣,“營改增”改革同樣應著眼大局,落在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