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制度自2002年開始在中國實施,在其正值10歲之時,迎來提速發展的契機:繼審批提速,并出臺系列措施為QFII投資境內資本市場提供便利后,近期上證所、深交所和中金所等三大交易所首次聯袂出海,開展全球路演,鼓勵更多境外長期資金進入我國資本市場。 透過此次三大交易所聯袂出海向海外投資者推薦中國資本市場,我們可以理解為,中國的資本市場正在取得飛速的發展,推出的品種日益豐富,投資價值逐漸顯現。這與我國為推進資本市場的發展而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密不可分。 還是以QFII為例。 QFII這項制度自推出以來,不管是資格審批的節奏還是額度,今年以來都明顯加快。根據證監會公布的最新QFII名錄,目前已經有181家機構獲得這一資格。同時,從年初至今獲批的QFII家數已大幅超過以往任一年度。業界認為,QFII這一“疾進”的態勢還有望保持一段時間。而出現這一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監管層降低了QFII資格要求,增加了其靈活性。 在QFII數量加速增加的同時,其額度同樣在快速增加。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外匯局共計核準了72家QFII機構91.78億美元的投資額度(含追加投資額度)。同時,到目前為止,外匯局累計核準157家QFII機構共計308.18億美元投資額度。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來自證監會的消息,監管層節前已批準一批新的QFII機構,其中申請50億美元投資額度的卡塔爾投資局的QFII資格正式獲批。 吸引更多的QFII投資中國資本市場,只是其中一方面。筆者認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其自身的投資價值也正日益顯現。特別是監管層推出的諸如員工持股、回購股票、新股發行改革等措施,更是值得關注,因為這些舉措,都有利于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 我們不難看出,海外資金對A股認同度正在上升。而QFII對A股市場的判斷經常能做到先知先決。這為我們看好A股市場無疑又提供了一個重要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