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3推出近兩周后,量化寬松的效力大大減弱,美國股市本周繼續回調。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本周下跌93.5點至13485.97點,跌幅0.69%;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43.36點至3136.6點,跌幅為1.36%;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13點至1447.15點,跌幅0.89%。 對于美股的表現,不少基金經理都認為正常。由于前兩次量化寬松的措施并沒有真正令實體經濟出現明顯的回升,因此第三輪量寬的措施究竟如何,投資者仍然需要觀察。有對沖基金經理表示,需要至少再觀察兩三個月時間,才能確認是否實體經濟層面也會受惠。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量化寬松的數量究竟會有多少,以及有多少從金融機構流向實業中,都需要有官方數據之后,才會有一個初步判斷,因此這兩周市場出現微幅調整屬于正,F象。 另外有中資機構的研究部主管認為,實體經濟層面有惡化的可能。最近的一些數據頗能說明問題:例如,美國近期剛剛調低了第二季度的GDP同比增長數值,從原來的2.3%調低至2.1%,顯示經濟復蘇仍然緩慢,而失業率也仍然高企于8.1%之上;在歐洲,西班牙的債券發行再次遇冷,債券收益率有上升趨勢,而歐洲尚未真正建立起有效的“最后貸款人”機制,離財政同盟更是遙不可及,因此投資者會擔心歐債問題再次惡化。 “歐豬國家”的經濟形勢惡化,已經令德國無法獨善其身,目前的數據顯示,德國的就業市場前景混亂。德國聯邦勞工局近日公布,9月經季節調整后的失業率為6.8%,與8月持平,且符合市場預期。但是另一方面,失業金申領人數卻連續6個月增加,升至9000人。 有較資深的美資對沖基金經理認為,需要更多的數據和更多的時間來觀察QE3的效果,不過他們預計近期不會有更多的股票下行的因素出現,至少風險資產仍然受到歡迎,而他們也減少了空倉的比例。但是他預計,隨著更多的人對于QE3的效果持懷疑態度,資金可能不會迅速流入股票市場。 在中國香港,一些國際投行繼續加大了債券的發行力度,顯示境外投資者對于債券的需求依然強勁,而相反對于股票配售融資興趣不濃。不過也有買方機構表示,隨著股票市場的下行風險減弱,對一些公司的可換股債券有興趣,對于公司來說,可換股債券也比單純的債券更有利于降低融資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