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沉寂和觀望之后,各大龍頭房企又開始新的布局。
上周六(9月15日),金地集團宣布全資子公司輝煌商務擬以16.54億港元收購星獅地產56.05%股權,這是繼去年6月收購至祥置業股權落空后,時隔一年金地再拋境外收購計劃,也是今年來在招商地產、萬科之后第三家赴港購殼的房企。
如果收購成功,“招保萬金”四大龍頭房企都將在香港擁有融資平臺。收購完成后,金地還將納入星獅地產旗下優質住宅和商業項目。
無獨有偶,龍湖地產昨日公告稱,已就配售及認購股份與配售代理方花旗、高盛簽訂協議,以先舊后新的方式配售合共2.6億股份,共計獲得款項總額約30.89億港元。對于此次融資的用途,龍湖表示,配股所得資金將用于近期新增城市核心項目(杭州濱江和大連東港兩個優質項目)地價款支付以及日常運營。
于近期掀起融資潮的并不限于此。據不完全統計,龍湖地產是近兩個月內第5家集資的內房股,連同佳兆業、路勁、富力及華潤置地先后所發的票據及簽訂的銀行貸款,合共集資已高達130億港元。而A股方面,僅9月11日,便有金融股份、榮盛發展及中航地產發布融資公告,累計貸款額近40億元人民幣。
在大規模融資的同時,是房企兇猛的拿地潮。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對10家龍頭房企的監測顯示,從今年6月開始,龍頭房企拿地步伐開始加大,6-8月,這10家龍頭房企拿地金額都在150億元左右。9月開始,龍頭房企拿地更是加速,僅9月上旬10家龍頭房企中有三家出手拿地,合計拿地金額達82.4億元,超過8月全月的五成。
融資潮、拿地潮,開發商們難道真要逆勢擴張?陽光100副總裁范小沖的觀點值得尋味:房企大規模拿地只是在補倉。整個2011年,房企都在資金緊張的困局中掙扎,無暇拿地。今年以來,隨著前期以價換量策略使得銷售持續好轉,部分品牌房企財務狀況進一步改善,資金實力增加,“錢緊”局面已經得到緩解,在此背景下,房企自然又開始了新的戰略部署。有綠景的退市、綠城的不拿地,自然有龍湖、華潤、萬科這樣的加速拿地,有招保萬金、富力、佳兆業這樣的加速融資。
古語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對于規模房企而言,即便處于逆勢,除了擴張,很難有別的選擇,否則大浪就會迎頭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