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穩增長組合政策正在顯效,近期發布的一些短周期數據表明,我國經濟在短周期需求與中長周期調結構過程中,已經出現企穩跡象,尤其是工業在穩增長的基調下,正在出現緩中趨穩的態勢。但與此同時,工業企業尤其是出口型企業還應嚴防全球性寬松貨幣政策所帶來的輸入性通脹。 我國工業經濟的放緩已經從PMI、PPI、工業增加值、企業利潤等數據的不同程度下降體現出來,企業利潤的下降也因整體的運行情況低迷顯得更加突出。目前工業經濟雖在“穩增長”的基調下保持緩中趨穩的運行態勢,但是行業整體以及相關企業仍然要加強解決行業間的突出問題,這是一個需要長時間改善和完善的過程。 8月份,我國制造業PMI為49.2%,這是PMI指數自去年11月以來首度跌破50%,創9個月新低。雖然數據顯示出當前經濟仍在下行過程中,但通過主要分項指數變化來看,當前經濟在下行中逐漸筑底。 從市場需求看,“穩增長”政策效果不斷顯現,6月份以來國內投資、消費增速趨穩,7月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從8月份PMI出口訂單指數變化看,未來出口增速可能會有所恢復。市場需求支持的企業訂單增長將呈現走穩態勢。受其影響,企業長達半年多的去庫存活動預計將結束,制造業總體生產水平預計將平穩恢復,經濟增速回調態勢有望結束。 在國內市場需求沒有出現明顯改善的情況下,企業采取的去庫存將會制約PPI的回升。根據數據顯示,8月份PPI數據也創下了2009年11月以來34個月新低,并呈現出明顯的反季節性特點。而結合歷史數據看,2001-2011年,8月PPI環比平均回升0.5個百分點,今年8月份PPI環比則下跌0.5%,明顯弱于季節性因素。 進入四季度,穩增長的政策效應將顯現,在整體趨穩的格局下,經濟增速或許也將穩定下來,整體經濟環境的趨穩也是與我國調結構、轉方式、穩增長、控通脹的基本要求相適應的。 近日,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生產資料價格五個月以來首次出現上漲。主要生產資料中,有色金屬、橡膠、礦產品、能源、農資、鋼材、化工產品價格上漲,建材價格持平,輕工原料價格小幅下降。此外,受國際天然橡膠價格上漲和化工原料價格上升影響,橡膠價格也連續三周上漲。在美聯儲QE3的推出以及各項基建項目的審批和開工數呈現增長態勢的情況下,生產資料的上漲還將持續。與此同時,我國工業的企穩還應該警惕和嚴防由QE3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原材料成本抬高經營成本所帶來的輸入性通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