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秋、國慶兩節臨近,消費者發現花生油價格漲了不少:5升裝花生油價格半年內上漲了兩三成。
8月CPI反彈至2%,已經說明物價開始爬升。物價進一步走高,通脹壓力反彈的可能性增強。
從國際上看,美國、俄羅斯、加拿大以及巴西等產糧大國遭遇幾十年一遇的旱災,大豆等農作物已經大幅度減產。同時,美國推出了QE3,助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中國通脹帶來影響。
在物價顯著回升的節骨眼上,又迎來了中秋、國慶雙節,而且兩個節日連休、又加上高速公路小轎車免費通行,對此出現的一些經濟現象必須引起重視。從有利影響來看,雙節連休和高速公路免費通行,對正處于下滑中的中國經濟可謂雪中送炭。這個不同凡響的雙節,對居民消費的提振作用將是巨大的,是拉動經濟的一股巨大力量。
但國慶、中秋雙節歷來都是物價的敏感期,今年尤為關鍵。雙節連休和高速公路免費給百姓提供了出行旅游的難得機會,但也可能成為爆炸式消費的時點,從而造成商品供應結構性短缺而引發物價上漲。
要組織好雙節貨源特別是消費品貨源,以保障供應;有關部門應密切監管市場物價異常波動狀況,對于存在利用壟斷地位、借助“雙節”哄抬物價、串通漲價等不法行為的企業,應堅決查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對于政府定價的商品價格,比如成品油價格、電價、水價、氣價等在雙節前一律停止調價,保持市場物價穩定。
總之,對于今年“雙節”期間的物價管理決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