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12日在2012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股市下跌已超出了經濟范疇,現在是一個社會問題。他建議,必須從治標到治本,從各個方面同時入手。“治標”是IPO要適當的放緩,IPO不能搞這么多。治標的辦法也包括動員一部分長期資金投入到股市中。 中小投資者肯定贊同這樣的觀點,在A股市場難改“圈錢市”情況下,不該讓IPO發得太多發得太濫。股市治本有待對癥下藥,且難以很快見效,IPO適當放緩是當前不可缺少的穩定手段。這個問題上,市場呼聲一直沒有間斷過,從散戶到私募機構都持相同看法。特別是今年6月美國股市迎來首個
“零IPO月”,對A股市場IPO依舊的反對聲更強烈。8月初公布的一項最新調查表明,約有90%的私募認為,管理層應該考慮到市場需求,暫停或放慢IPO的節奏,而如果一味地任由IPO無節制地吸血,那么幾年之內都難以見到上漲行情。 眼下,股市維穩成為重要任務,IPO放緩不可或缺。引入更多長期資金看似輸血不斷,但由于投資者信心較為低迷,新資金的實際引入量很可能大打折扣,甚至難以抵消場內存量資金的出逃。指望長期資金的引入來緩解股市供需矛盾,恐怕短期難以看到理想的效果。更何況IPO、再融資及解禁股如同堰塞湖,正在排隊的IPO動輒獅子大開口,新入市的長期資金似杯水車薪。很顯然,創造休養生息的環境,對股市維穩非常重要。A股市場缺的不是資金而是信心,節流比開源更關鍵,適當放緩IPO比引入長期資金更能夠提振投資者信心,更有助于股市的穩定。 近期IPO節奏有所放緩,其一,7月16日起,證監會新股發行預披露“停滯”,8月17日再度開始的預披露均為補充預披露;其二,8月未召開IPO發審會會議,罕見出現“零審核月”;其三,8月IPO融資額度為67億元,剔除1月份春節因素,創出今年以來IPO單月融資額的新低。另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IPO融資金額為952.47億元,比去年同期2007.05億元的融資額縮水高達52.54%。今年前8個月滬深兩市的IPO數量也只有139單,較之去年同期的209單減少33.49%。然而,已有的IPO放緩,未能消除投資者反對IPO過度的聲音。在IPO遭反對聲很強烈的當前市場中,洛陽鉬業
“我行我素”,宣布將發行5.42億股募資金額約36.46億元,成為年內第三大A股IPO。洛陽鉬業IPO被認為是澆滅市場熱情的一盆
“冰水”,9月7日的底部反彈由此“歇腳”。 現有的IPO放緩之所以利好有限,與市場對未來IPO憂心忡忡有很大關系。證監會多次強調“不會人為調控新股發行的節奏和數量”,甚至說
“市場指數高低不是行政監管的范疇”。看到洛陽鉬業在9月7日大盤反彈后急于宣布IPO,投資者擔心IPO放緩只是暫時性,待行情稍有回暖后仍會“大行其道”。目前已公布的排隊等候IPO的700多家企業,成為投資者的一塊心病。洛陽鉬業IPO對股市反彈的殺傷力,足以顯示IPO重新提速的負面影響。假如IPO重新提速,股市維穩的受益者不是中小投資者,而是靠IPO得以圈錢的上市公司,以及實現財富夢想的自然人股東與高管。 IPO適當放緩屬于治標,治本在于從根本上遏制圈錢,以及糾正重融資功能輕投資功能的扭曲現象。A股市場治本不易,治標由此被投資者看重。一言以蔽之,專家及投資者一再呼吁IPO放緩,是不可缺少的維穩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