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競爭是不是特別黑?這其實是一個好問題。 說實話,這個行業即便競爭得再慘烈,頂多也就是謀財,怎么也到不了害命。山西的煤窯、哈爾濱的大橋……和這些相比,互聯網接連發生的3Q大戰、小3大戰、3B大戰,雖冠以大戰,卻還是挺“干凈”的;ヂ摼W之間的競爭,頂多像是在看黃金時段的電視劇——看著熱鬧,沒啥回味。 以至于很多時候,主管部門對于互聯網行業惡性競爭的管理更像是街道居委會的功能,你一巴掌,我一巴掌,大家一起“哈莫尼(Harmony)”吧。的確,楚河漢界,涇渭分明,恐怕也難以做到。經濟社會,這樣的行政管理也完全違背了市場經濟的規律。所以,真正要解決問題還是要靠互聯網企業這些主角兒們。 但是互聯網企業本身一旦掐起來,其思維就進入極端瘋狂階段。以至于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惡性競爭變成幾乎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因為,企業追求的不是輸贏,而是一種“信仰”。而且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在捍衛自己的“信仰”而深深不能自拔。 中國互聯網有沒有壟斷,有沒有以大欺小,恃強凌弱?《反壟斷法》出臺,這個行業從來還沒有一家企業被判過,但是所有人都心中有數。所以,要打破所謂“壟斷”,能不上一些手段么?要不就乖乖被壟斷吧。 中國互聯網有沒有流氓,有沒有兩面三刀,背后捅刀?《刑法》都廢除了流氓罪,但是所有人都心中有數。所以,要對付所謂“流氓”,能不上一些手段么?要不就乖乖被耍流氓吧。一個說“我是替天行道”,一個道“我要為民除害”,一個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個喊“我周處除三害”,這就是互聯網行業競爭的根本邏輯——都堅定地把競爭對手認定為“流氓”,都堅定地認為“用流氓手段對付流氓,就不是流氓”。所以,互聯網行業言必稱“流氓”,行必用“流氓”。反正流氓來,流氓去,最終“你要不會點流氓手段,你都不好意思從事互聯網”。久而久之,這個行業就變成了一個流氓成群的行業——反正大家都是流氓。 更為重要的是,網民在這其中不僅僅是看客,而且還是典型的參與者。一會兒被拉來反壟斷,一會兒被拉去反流氓,反正各大互聯網公司從來都是打著造福網民的旗號。網民見怪不怪,只見搞怪,不見奇怪——最后就變成一個盛大的“趴踢”,再也沒有人關心互聯網真正的核心——創新。 可是那些還擁有“創新”理想的互聯網小公司,進入這個行業不久,就會發現“人在江湖飄,誰能不挨刀,你要沒兩刀,處處被捅刀”。理想很豐滿,現實超骨感,硌得人心疼啊。創新便能帶來成功——這個在大洋對岸屢屢被印證的“American
Dream”似乎在這里做不成。在這里,互聯網行業任何一個希望依靠創新的人必須學會如何保護它,不讓它被騙走、被搶走、被奪走。以至于必須上手、上牙、上“刀子”,不是流氓,勝似流氓。這世界上沒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若不如此,就要甘心找個粗腿抱著,要不,只得做個流氓無產者,跟著一起混日子。最終,還是流氓。 說實話,真正能夠改變這個面貌的不是主管單位的管理員,而是這個行業當中的大佬們。只有他們能夠真正意識到有些事情我不能做,有些錢我不能賺,真正有些信仰,別披什么虎皮,扯什么大旗,或許才能改變這一切。而在這之前,如果還有人問互聯網競爭到底如何?我只想說,“能說臟話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