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內消息,證監會日前就股市現狀召開維穩會議,并征求券商意見,希望券商能找到上漲的理由。本欄認為,A股上漲的理由不是找出來的,而是投資者愿意購買股票,從而引發股市上漲,這之后才會有市場人士分析投資者愿意購買股票的原因,這被分析人士概括為股市上漲的理由,讓券商去找股市上漲的理由,會把券商逼瘋。 歷史上的證監會也曾經推出過多種救市政策,如1994年著名的三大利好救市,內容是允許境外資金入市、暫停新股發行、給券商融資,救市效果顯著,上證指數從最低325點用兩個月的時間上漲至1000點以上;后來的救市政策越來越溫柔,如1996年1月暫停新股發行后股市從512點逐漸走出上漲行情,利用一年多的時間最高上漲至1500點以上;1999年5月,在沒有什么顯著利好的情況下,股市自己探明底部,并走出了著名的5·19行情;2005年,股市在1000點徘徊數月,在幾乎沒有政策出臺的背景下,投資者開始購買股票,并最終沖擊6124點,上證指數創出歷史最高點位。 歷次的市場大底,投資者可以總結出一個邏輯,股市上漲的理由越來越弱化,管理層直接影響股市的手段越來越溫柔,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改變股市的供求關系,一方面主動或者被動暫停新股發行,另一方面鼓勵各方資金流入股市,主要是給券商提供充足的自營資金。因為券商拿到錢后,必然會將資金用于購買股票,如果把錢交給其他機構,是否購買股票就要看當時的市場走勢而定了。 所以本欄認為,證監會與其讓券商尋找A股上漲的理由,不如努力營造A股上漲的環境,如堅持不發新股、允許券商自營部門向轉融通部門融資、允許券商將自己持有的資產向銀行進行質押貸款用于投資股市、允許券商自營部門以投機為目的參與股指期貨交易。 如果上述鼓勵券商購買股票的政策出臺,則將會出現一系列連鎖反應。首先券商自營購買股票,然后向客戶不斷推薦購買股票,并在各個研究渠道發布看好后市的言論,營造股市未來將會上漲的環境,如此一來,投資者就能自己尋找股市上漲的理由,股市將會進入良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