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8月22日發布半年報告,再次警告“財政懸崖”問題的嚴重性。據CBO預測,在比較糟糕的情境下,美國經濟明年可能衰退0.5%,而失業率則可能升高到9%。 “財政懸崖”這個名詞,本來是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較先提出的,指的是美國財政將在2013年起進入突然性緊縮。原因在于,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以后,時任美國總統的布什推出了一些稅收減免政策,其中一些政策兩年前就應到期,但被奧巴馬延續了兩年。這些減稅措施將于今年底到期。另外,兩黨在去年談判債務上限問題時達成協議,在減赤“超級委員會”未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將在2013年1月1日啟動自動減赤機制,預計將在10年內削減聯邦政府開支合計1.2萬億美元。前者相當于增稅,后者相當于減支,所以就是財政緊縮。根據CBO預計,明年這兩者的合力大約會減少6070億美元的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受此影響,明年上半年美國經濟或將萎縮1.3%,即出現衰退。而根據美林的預測,一旦出現“財政懸崖”,將對美國經濟造成7200億美元的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6%,很可能將美國經濟拖入衰退。 那么,美國有沒有可能避免財政懸崖局面的出現呢?應當說,很難!拋開美國國會的兩黨博弈的因素,即使從美國的財政現實來看,很難繼續目前的財政政策。美國2009財年財政赤字為1.41萬億美元、2010財年是1.29萬億美元、2011財年是1.3萬億美元,2012財年赤字將連續第四年超過萬億美元。去年的兩黨談判,將債務上限提高2.1萬億到16.4萬億美元。就在今年初,美國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就已超過了100%,預計明年可能美國的債務上限就將再次被觸及,屆時美國的債務占GDP的比例可能就已超越了希臘債務危機剛爆發時的水平。去年8月,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下調了美國的AAA級評級。所以,如果美國繼續延期減稅政策,如果不削減開支,財政確實吃不消。 這么說來,如果這個問題真的爆發了,美國經濟幾乎肯定會衰退,從而一直被全球普遍擔心的經濟二次探底也就不可避免。目前歐洲經濟正在放緩,債務危機越救越惡化,正在從邊緣國家逐漸侵蝕核心國家。而日本再次出現出口惡化的情況,7月出口額比去年同期下降8.1%,創下5174億日元的貿易逆差,為1979年7月以來的最高值。同樣,新興市場包括“金磚”經濟體經濟也在趨勢性地下行。所以,全球經濟的二次衰退,極有可能以美國的財政懸崖為開始標志,在2013年成為現實。 應當說,美國上屆政府和奧巴馬政府在反危機方面,已窮盡了各種傳統手段,而美聯儲還史無前例地出臺了各種威力巨大的非常規手段。但從2008年到今年,四年時間過去了,為什么經濟再次走向了衰退的危機邊緣?其實,美國和全球經濟過去就是相當于是個亢奮的病人,由于對于身體揮霍過度,不支倒地。本當細調理、慢康復,但遇到了一群急性子郎中,給病人吃下了虎狼藥、興奮劑,結果病人急遽的被刺激挺起而試圖狂奔。結果,藥效過去后,病人身體潛力被徹底耗空,再次傾覆欲倒。 所以,如果現在還談論對這個“病人”再用多少虎狼藥來刺激,無異于是對其生命極其不負責任。單從美國來說,經濟體起初是怎么“犯病”的?不就是太過亢奮!由于過度消費,美國出現了嚴重的“雙赤字”,即連續多年高達5000億至7200億美元的巨額貿易赤字,財政出現11年赤字。近年來美國公共債務占GDP的比例飛速上升,這些都是經濟體過于亢奮的直接證據。 但是最近幾屆美國政府,在經濟政策上都是讓經濟體亢奮、再亢奮。即使是在2008年危機爆發后,白宮依然帶領世界走猛下虎狼藥的路子。奧巴馬上臺后,貌似認識到美國和全球經濟的根本癥結所在,可依然文不對題。這幾年可以拿得出手的政績,醫療保險法案可算一個,但這不是加重財政困難嗎?同時,貌似高明地弄了個出口倍增計劃,然而全球經濟同遇困難,促進出口本身就有以鄰為壑之嫌,何況如今哪里有容納美國倍增出口的空間?足見,奧巴馬的倍增計劃并不成功,幾年來對于美國經濟根本問題解決無方,幾招手段依然是讓美經濟病體再度亢奮,結果是失業率居高不下、貿易赤字再次累積到高危水平。 這種激發亢奮的虎狼藥方,必然面臨兩種結局,或是經濟體在亢奮中油盡燈枯,或是藥量用盡后經濟體因停藥而倒下。美國的財政懸崖,就是后一個結果。大選在即,不論下屆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組閣,若是依然使用亢奮刺激的手段,或許可以將財政懸崖推遲一年半載或更長,但這個懸崖不可避免地還是會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