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融通的推出意味著A股做空時代的來臨。雖然融資融券業務已推出了兩年,但由于券商重融資、輕融券,導致融資融券“跛腳”,無券可融的現象較為突出,做空機制形同虛設。轉融通則可以較好地解決無券可融的問題。如此一來,做空機制就可以很好地發揮作用,投資者可以通過融券做空來賺錢。
不過,如今推出的轉融通試點似有葉公好龍之嫌。雖然說轉融通對股市的最大貢獻在于做空,在于融券,但中國證券金融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轉融資業務試點將先行啟動,轉融券試點尚需進一步進行技術系統與業務組織方面的準備,將會在條件成熟時再擇機推出。也就是說,目前的轉融通試點沒有轉融券,即做空機制仍徒有虛名。
在筆者看來,上述解釋更像是一種托詞,難以令人信服。之所以會這樣,關鍵在于目前轉融通出臺的時機不對。因為股市已非常低迷,如果此時再推轉融券做空股市,不僅會進一步加大中小投資者的損失,還會危及到IPO發行大計。尤其是目前融資融券的標的股票多為藍籌績優股,繼續對這些股票做空,不僅很難體現出“藍籌股罕見的投資價值”,也不利于樹立價值投資理念。所以,就目前的市況來看,轉融券萬萬使不得。
那又為什么要迫不及待地推出轉融通呢?也是因為目前股市非常低迷,管理層希望通過在暫緩推出轉融券的情況下,先推出轉融資試點,給股市帶來新增資金,調動市場人氣,刺激股市走強。畢竟轉融通試點的啟動,在理論上可以為股市帶來1200億元的新增資金。
轉融通的試點安排體現了管理層的良苦用心,不過這有些一廂情愿,畢竟目前市場缺少的并不是資金,而是信心,是賺錢效應。在股市只有賠錢效應的情況下,誰會支付融資成本去融資買股呢?券商用于融資的資金都用不出去,又怎么會去轉融資呢?所謂轉融資帶來的1200億元新增資金更像是畫的一張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