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摩托羅拉移動宣布全球裁員。自去年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之后,業界并沒有看到“軟硬結合”給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帶來的起死回生的功效。 裁員是谷歌重塑摩托羅拉移動的開始,對其實施的精簡戰術,正是谷歌依然想在移動市場中分得一杯羹的表現。歷史證明,移動通信市場的任何變化都會產生一些機會,關鍵是看誰能真正把握住。 2萬名員工裁去20%,一個看上去頗為龐大的數字。日前,已歸谷歌所有的摩托羅拉移動宣布全球裁員4000人。摩托羅拉移動官方稱,此次大規模裁員是因為過去16個季度公司都處于虧損當中。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外部環境下,公司需要調整業務發展戰略和經營規模。在產品研發上,摩托羅拉移動將改變以往的“機海”戰術,集中資源研發精品智能手機。另一方面,將精簡機構,降低運營成本。 自2011年8月,谷歌宣布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之后,業界并沒有看到“軟硬結合”給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帶來起死回生的功效。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上,90%的利潤被蘋果和三星拿走,而摩托羅拉、諾基亞、LG等手機廠商只能分食余下的10%。2012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市場報告顯示,三星以21.6%的占有率位列市場第一,蘋果是6.9%、摩托羅拉僅為2.2%,市場占有率比中興、華為等中國的后起之秀還要低。根據谷歌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今年第二季度,摩托羅拉虧損2.33億美元,其中手機業務虧損1.92億美元,機頂盒業務虧損4100萬美元。 谷歌必須“以時間換空間”,考慮如何在收購之后盡快實現1+1>2。若要把摩托羅拉手機做大做強,縮短產品線是當務之急。現在看來,谷歌也正在推動摩托羅拉手機往做強的方向發展。按照這個思路,目前摩托羅拉的產品線過長,光采用安卓系統的就有幾十款。這種情況除了需要大量研發人員做支撐外,采購成本也非常高。例如,每款手機都要單獨開模,不同的機型要采購不同規格不同廠家的元器件,而每款機的銷量又不大,上游議價能力不高。 裁員是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以來的第一次大動作,也是谷歌重塑摩托羅拉移動的開始。谷歌大手筆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寄望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軟硬兼施”打造全業務運營,而這次對摩托羅拉移動實施的精簡戰術,正是其依然想在移動市場中分得一杯羹的表現。 無論摩托羅拉移動能否按照谷歌希望的那樣,借裁員有效控制硬件平臺,打造旗艦產品,調整安卓手機質量參差不齊的局面,昔日手機大佬的瘦身精簡戰略也許能給國內眾多手機廠商一些啟示。 此次裁員已經顯示出互聯網公司和通信公司的文化融合是擺在谷歌面前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原來壯大的安卓陣營已經加速分化。由于對谷歌與摩托羅拉合作的擔憂已然影響安卓生態圈其他參與終端廠商的態度,為微軟的WP手機操作系統創造市場空隙。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生產WP系統的手機。當前的WP陣營中已經包括了諾基亞、三星、HTC、LG、中興等手機大廠商。數據顯示,WP系統的市場份額逐漸呈擴大趨勢,2011年,WP在德國市場的份額增長了一倍多,達到了6%;在英國、法國、意大利和美國的市場份額也增長了3個至4個百分點。不久前,微軟高層更是表示,WP手機的中國市場份額是7%,超過了蘋果iPhone的6%。為了避免資源的不公平對待,手機制造商除了選擇其他系統,也開始自主研發自主品牌的系統,這將加速操作系統市場的多樣化。 摩托羅拉今后或將成為谷歌完善其安卓系統、打造軟件與硬件完美結合之作的試驗田,實現移動互聯全產業鏈的發展。正如谷歌CEO拉里-佩奇所說,人們往往會高估技術在短期內的影響力,低估它在長期內的重要性。今天很多上網的用戶,可能從來沒有使用過臺式電腦。這種轉變的影響力將是深遠的。這就是為什么現在是開拓移動業務的最佳時機,為什么要相信摩托羅拉團隊將會在未來幾年內創造出新一代移動設備的原因。
歷史證明,移動通信市場的任何變化都會產生一些機會,關鍵是看誰能真正把握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