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國務院樓市督查組收官回京后,關注度更高了。社會各界都在期待督查組對各地執行樓市調控政策得力與否的最后結論。從決策層來說,督查得出的結論直接關系到下一步樓市調控政策走勢的決策;從地方政府和開發商來說,關系到其在房地產中的直接利益;從普通百姓來看,直接關系到連續幾個月上漲的房價是否還會漲下去,從而決定自己的購買行為。
剛開始,媒體報道的督查結論是,國務院督查組肯定16省市樓市調控效果,但這一結論備受爭議。8月13日,媒體又報道說,肯定與警示兼有,還列舉了“對江門落實調控政策出現的偏差與不到位之處,督促進行整改”的例子。誰曾想到作為被批評、被要求進行“整改”的江門卻矢口否認挨批。8月14日,又有媒體報道說,江門否認被批評。
問題的嚴重性就出來了。江門是否受到督查組的批評和要求整改,直接關系到這次樓市督查組是否走過場、走形式的大是大非問題。江門是否挨批直接關系到誰在說謊?是督查組人員說謊,或是媒體說謊,還是江門說謊?江門說謊嗎?挨批與否是公開的事實,江門住建局是第一當事人,最知道內情,說謊的可能性也不大。媒體說謊?目前還看不到這個動機。還有一種可能是,督查組在說謊?有分析認為,督查組受到走過場質疑后,為了回應質疑而拿江門挨批來說事來墊背。當然這也只是一種猜測。
那么督查組是不是在走過場現在還不得而知,但如果這次督查的結果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地方執行調控政策沒有一點問題,并且沒有一個地方被問責,沒有一個地方的小動作被叫停,那么,一邊肯定16個省(市)的調控工作,另一邊全國城市房價連續兩個月環比上漲。樓市調控近兩年的成果,如何穩固?這次督查的意義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