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房地產指數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6月,中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比5月上漲0.05%,結束了連續9個月的環比下跌態勢。 由此可見,始于2010年4月17日的這輪房地產調控,正面臨著異常嚴峻的考驗。 而據媒體報道,2012年
7月7日,溫家寶總理在江蘇省常州市調研時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調控仍然處在關鍵時期,調控任務還很艱巨,并強調對有地方出臺或變相放松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要有針對性地及時制止糾正。 這是半年來溫家寶總理第五次談及房價,而溫家寶總理的此番講話,不僅表明中央有關“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的指令依然有效,而且聲明中央將會對地方政府啟動問責制度。 事實上,中國房地產的現實的確是十分復雜而殘酷的。 譬如,據2012年7月11日《北京晨報》消息,7月10日下午,“一波三折”的萬柳地塊終于以26.3億元出手,買家是曾因開發北京最貴豪宅——釣魚臺七號院而為公眾所知的中赫地產。業內推算該地塊的商品住宅的樓面價將突破4萬元/平方米,成為毫無爭議的新地王。 此為市場行為,而中央是大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但是,“目前房地產市場調控仍然處在關鍵時期”,而溫家寶總理剛講完,新“地王”就出現了,這事實上是個危險的信號。 首先,參與角逐新“地王”者的內心已不大在乎中央力主的“房地產市場調控”了,而會在中國房地產界引起連鎖反應。 家喻戶曉,在2009年至2010年年初,由于“部分城市房價、地價又出現過快上漲勢頭”,所以國家于2010年4月17日出臺了“新國十條”。 當下房地產企業參與新“地王”競拍,盡管是市場行為,但事實上跟國家出臺“新國十條”之前的情形十分類似。 誠然,就在萬柳地塊開始競拍之前,保利和融創聯合體由于行政力量的干預而宣布退出了,但當初參與競拍,本身就說明其和中赫地產等房地產企業皆認為中國的此輪房地產調控可能已是強弩之末,而已不大在乎中央力主的“房地產市場調控”了。此想法,不大可能因為某些行政干預而消失。 何況,新“地王”事實上已經出現了,其在客觀上進一步刺激包括保利和融創聯合體等在內的不少房地產企業,而在中國房地產界引起連鎖反應。 其次,新“地王”的出現會成為助漲房價的一個誘因。 就目前來看,中國房地產市場尚處于回暖之初,且缺乏房價報復性反彈的動力,但是,新“地王”的出現,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心理預期,而某些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等渴望維系高房價者,定會千方百計地加以誘導,即新“地王”的出現,會成為助漲房價的一個誘因。 誠然,溫家寶總理以及中央有關部委的相關表態,會增強民眾對房地產調控的信心。 但是,面對諸如新“地王”的出現、中央至今未對30多個推行“救市”政策——助漲房價的地方政府問責和百城房價環比上漲之類的殘酷現實,中國民眾對房地產調控的信心可能會一點點地失去,而缺失了信心的民眾,往往會迫不得已地在“房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的大背景下貿然進入樓市。如此,“促進房價合理回歸”之根本力量就會極大地受傷。 當然,新“地王”這個助漲房價的誘因,是可以弱化到最低點的。而這首先得中央給力,但就一定層面來看,在中央與地方就房地產調控進行的博弈中,起碼后者目前已顯得較為強勢,并有意無意地“對抗”中央有關“促進房價合理回歸”之指令,且給力于房地產開發商。然而,至今沒有一個有關的地方政府被問責。另外,中央層面的降息等舉措,事實上也是催生新“地王”不可忽視的因素。 總而言之,筆者羅豎一認為,于“目前房地產市場調控仍然處在關鍵時期”出現新“地王”,是個危險的信號。所以,中央層面應給予高度重視,該盡快地啟動地方問責制度,并不能再任由某些部委以調研為“托辭”而延誤戰機,且亟須盡可能地約束降息等舉措給房地產業帶來的刺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