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涪陵區(qū)政府出臺管理辦法,提高加油站準入條件,而且規(guī)定“加油加氣站的有效期為30年,經營期滿政府無償收回”。一些民營加油站負責人認為,這是對民營加油站的歧視。相關部門稱,此舉旨在為當地混亂的成品油市場建立更為公平的秩序。(《京華時報》7月3日)
孩子養(yǎng)大了,卻要被別人抱走,這種恐慌和焦慮一度是不少企業(yè)家的心理寫照。比如,幾年前,企業(yè)家尹明善坦陳他曾經“賺錢越多越痛苦”的困惑:“1992年、1993年,賺了些小錢,感覺很好,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書、到處旅行。賺到幾千萬元時,我開始憂慮起來,這錢是誰的?是我的嗎?“這是那個時代很多民營企業(yè)家共同的苦惱——一覺醒來,企業(yè)還是不是自己的?
好在,民營企業(yè)家后來吃了制度性定心丸:私產入憲——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第四次憲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等內容寫入憲法。私產入憲為物權法奠定了基礎,2007年3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明確表示“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當然,涪陵區(qū)收回的是“特許經營權”,即特許經營權的有效期為30年,但這同樣傷害了公民財產。“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勤勞打拼30年將加油加氣站養(yǎng)大,旦夕間卻失去了經營資格,徒留一個碩大而無用的空架子,這有何意義?
涪陵市相關部門聲稱“為當地混亂的成品油市場建立更為公平的秩序”,其初衷良好,但權力過度干預市場會帶來兩大惡果:其一,給市場添亂,權力越介入市場越混亂;其二,給一些部門增加權力變現的機會,管制越多、權力越大,就越容易滋生腐敗。
市場的就該交給市場,不要低估市場的配置效能和自我凈化能力。近年來涪陵區(qū)加油站呈現出布點“亂”、油源“亂”、管理“亂”,這與市場競爭不充分有關,亦與民營油企與壟斷油企難以抗衡有關。改變“三亂”,就應打破失衡的競爭局面,壯大民營油企的話語權,而不是相反。
日本壽命百年以上的企業(yè)多達22219家,其中39家更是擁有500年以上的歷史。而亞洲其他國家,歷史悠久的企業(yè)就少得可憐。個中原因林林總總,不過有一點不容忽視,即日本較為尊重和保護公民物權。企業(yè)是自己的,錢是自己的,一覺醒來企業(yè)還是自己的,當尹明善們沒有了“這錢是誰的?是我的嗎?”的惶恐與擔憂,他們自然致力于把企業(yè)做大做強,做成百年老店。
也正是有了國王也不敢侵犯的財產權制度安排,才有了英國等西方發(fā)達國家的興起。而缺乏對財產權的制度安排和保護,構成了中國在近現代走向衰敗的原因之一。
從風能、太陽能屬于國有被指涉嫌違憲,到民營加油加氣站經營期滿將被無償收回,凡此種種讓人擔憂,表面上看是權力的任性,實際上一些地方缺乏基本的法治觀念,在貪婪之心驅動下不惜挑釁法律、傷害公民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