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降息,如同春雷,預示著貨幣政策實質性寬松階段的來臨。與之相伴,房貸政策趨松的信號同樣顯著。據報載,降息當天央行向各商業銀行下發“銀發[2012]142號”的“特急”文件:貸款利率下限由基準利率的0.9倍擴大至0.8倍,個人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下限仍為基準利率0.7倍。
房貸怎么了,難道要重回2009年地寬松程度?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經濟于2009年一季度觸底,最低增幅為6.2%,為了刺激經濟,國家出臺了“4萬億投資計劃”和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個人房貸也大幅放松,其中首套房貸利率最低七折,首付最低二成。
央行此特急文件,頗具深意。官方和智囊機構原本認為這輪經濟下行,將會于今年一季度觸底,結果4月份的很多數據表明,經濟仍在下滑,于是5月以來,國家刺激經濟政策頻頻出臺。信貸政策是重要工具,降息與貸款利率打折,皆是價格型調整手段,有助于降低貸款者的融資成本。另外,也有政府財政吃緊的因素。1-5月全國財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2.7%,增幅同比回落19.3個百分點。收入增幅明顯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9.1%,比去年同期回落27.2個百分點。
房貸利率可打七折,明白無誤地表明房貸政策還將進一步寬松化,尤其是針對首套房。今年以來,對于自住需求的扶持,主要體現在首套房貸方面。前段時間,住房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講得明白:“要在中央統一政策框架內,落實好對居民家庭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的信貸支持和稅收優惠政策。”中央是保護剛需的,但僅限于首套房,而且還僅限普通自住房。
值得關注的是,央行文件一出,很多人猜測房貸將全面放松。事實或許并非如此。
其一,當前宏觀經濟政策寬松程度有限。2008年9-12月,曾連續五次降息,而當前只有一次。2009年上半年CPI出現負增長,也即通縮,而今年5月份的CPI創近23個月新低,卻仍高達3%,這就制約了今年貨幣政策放松的空間。另外,2008-2009年為了救經濟,打斷了產業轉型的進程,而當前國家仍然不斷強調推進產業轉型。2009年新增貸款近10萬億元,而今年預計只有8萬億元左右,在此形勢下,個人房貸的放貸規模及政策優惠,注定難與彼時比肩。
其二,房地產調控從緊的主基調沒變,抑制房價仍是調控主目標。2009年,房地產調控全面放松,而今年仍緊巴巴。前段時間,住房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強調: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動搖,要嚴格執行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二套房認定標準、首付款比例、貸款利率和三套及以上住房停貸政策,堅決遏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由此可見,房貸政策脈絡清晰:三套及以上停貸年內不會取消,二套房貸從嚴還將持續到下半年,預計年內改善需求政策松綁別存奢望,除非宏觀經濟下滑超預期,“保增長”壓力過大,才會重新加大刺激樓市需求的力度,涉及二次改善需求。
總而言之,央行放大個人房貸的打折尺度,反映出對于剛需的保護,而二套房貸仍得看宏觀經濟走勢,現階段只能將房貸政策定性為“有保有壓”,更加注重差異化對待不同性質的購房需求。況且,央行將房貸折扣最大放至七折,并不意味著商業銀行都愿意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