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力應對經濟下滑、保增長的關鍵時期,多部委密集出臺舉措,加大放開民間資本投資限制,拓寬民間資本投資領域,鼓勵民間資本加大投資力度,意義重大。
把我國民間蘊藏的巨大資本潛力徹底激活、釋放出來,對本輪保增長的重要性非同一般。不但能解決重點建設項目、中小微型企業等融資困難的現實問題,而且能完善優化我國應對經濟下滑的宏觀經濟手段,使得習慣性政府主導的大投資轉變為依靠財稅和民間投資拉動。更加重要的是,依靠民間資本投資更加貼近市場,能夠把市場機制引導投資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高效率配置資源,避免“有形之手”的盲目決策。
從已出臺的多部委措施看,對民間資本投資相關領域的門檻大大降低,都要求不設任何限制,與其他資本同等條件對待。相信只要認真落實,肯定會有成效。但總體來說,舉措仍有進一步放寬的空間,步子仍可再邁大一點。比如,鐵路向民資放開的領域主要是鐵路線路基本建設投資,中石油中石化開放的領域主要是管道建設投資,放開的業務領域有限而且不徹底。同時,這些領域朝向民間資本的“門”正在打開,但是民間資本進去后的“座位”在哪里,似乎還看不到。如果民間資本進去了,但沒有相應的位置和話語權,特別是未來回報沒有著落的話,那么,即便門打開,民間資本也不敢貿然進去。
在放開民間資本投資方面,思想應該再解放一點,通過頂層設計,使得放開民間資本投資的步伐再快一點,領域再寬廣一些。比如,在銀行業領域,既要放開現有銀行業機構允許民間資本投資入股,更要放開對民間資本自己發起興辦銀行的限制。外資銀行都已大踏步進入,不允許民間資本發起建立商業銀行實在說不過去;再比如,石油石化領域對民間資本開放,不應只開放管網建設投資,更需要開放石油進口和終端零售;鐵路領域也完全可以允許民間資本投資客運服務;電力領域則應降低發電企業門檻,吸引民間資本開辦電廠。
總之,民間資本投資之艦已經起航,期盼其速度越來越快,領域越來越廣,使得民間資本在本輪保增長中擔負起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時讓民間資本自身收獲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