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西南財經大學和人民銀行共同發布《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下稱《報告》),中國自有住房擁有率高達89.68%,遠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 《報告》所說的我國住房擁有率近九成,是把農村居民住房也包括在內。目前在我國農村住房擁有率為94.60%,以筆者看,100%都可能達到。農村居民每戶每個成年人一份宅基地是基本權利。無論是僅能遮風擋雨的土坯房,還是磚瓦房以及混泥土鋼筋結構的樓房,農民基本來說都有一處住宅。但是,許多進城務工人員,統計起來在農村都有房子,而卻在城市工作,仍然解決不了眼前現實的無房子可住的狀況。因此,將農村居民住房平均到城市里,掩蓋了我國住房特別是城市住房的突出焦點矛盾,是自欺欺人之舉,實不足取。 《報告》指出,我國城市自有住房擁有率為85.39%。但這一數字是如何取樣?城市有多大?是否是省會以及一線城市等。再者,這個數據與此前中金公司的數據差異性較大。《報告》稱,2011年中國城市戶均擁有住房已經超過1套,為1.22套。這一數值比2010年中金公司發布的數據0.74套住房相比有大幅提高。 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注意兩點:首先,我國城市自有住房擁有率高,但是質量和品質都非常低。城市自有住房中一大部分是本世紀初期的房改房,面積小、質量差、配套設施殘缺、陳舊不堪。其次,必須明白城市居民是怎樣擁有一套房子的?是背負高額債務、一生債務,甚至是耗盡幾代人積蓄而擁有的一套住房,代價非常巨大。 因此,加上農村農民簡陋住房,加上城市陳舊的房改房,再加上背負一生債務擁有的一套房子,得出的一個“近九成中國家庭擁有住房,遠超國際水平”的結論,不值得沾沾自喜。 在樓市調控博弈又趨激烈,揚州獎勵購房至今高層默不作聲,超八成地方新政過關,樓市調控大有毀于“蟻穴”之跡象,再加上央行下調存準率放水貨幣,對樓市調控沖擊不小。在這個當口,西南財經大學和人民銀行共同發布這份《報告》,并且高調放出“我國自有住房擁有率高達89.68%,遠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的最強音,目的何在?難道是與上述“小動作”遙相呼應嗎? 無論如何,樓市調控都不能松懈;無論遇到何種經濟狀況,樓市調控都要堅定不移。樓市調控的目的正是為了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房地產行業健康了就能促進中國經濟邁上健康發展之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