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道,近期北京一些醫院集中出現保定患者住院治療現象。記者赴保定調查發現,保定各大醫院限收職工醫保病人。據悉,保定實行名為“總額預付制”醫保新政,醫保中心給醫院定指標,要求醫生限收職工醫保病人,超出限額的由醫生自行承擔,若要在當地治療,患者只能自費。 據保定市醫保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保定職工醫保患者住院實行“總額預付制”,各醫院分配到的“預付總額”,是按前三年每家醫院收治職工醫保病人產生費用的均值,再綜合各醫院醫生和病床數量,算出的一個權重,按照權重不同給出相應的醫;鹗褂弥笜。如果醫院收治職工醫保病人產生的費用超出醫保中心制定的“預付總額”,醫院就要按比例承擔部分乃至全部超出費用。在這種情形下,部分醫院醫生只能限收職工醫保病人,導致職工醫;颊咴诋數刂尾‰y現象。 醫院與醫生以為患者治好疾病為目的,不可能事先控制患者的醫療總費用。保定市醫保中心推出職工醫;颊咦≡骸翱傤~預付制”,給醫院制定“預付總額”指標,顯然有違科學性與合理性。但是據報道,保定市醫保中心之所以改變以前“醫保病人花多少,醫保中心據實結算多少”的做法,是由于有的醫院在治療過程中存在濫檢查、濫用藥等過度治療現象,導致醫保資金不能得到合理利用。于是,該市醫保中心推出職工醫;颊咦≡骸翱傤~預付制”,意在通過控制過度醫療等現象“減少醫保基金流失”。可以想象,如果部分醫院存在的過度醫療現象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醫保中心不用擔心醫;鹨蜻^度醫療流失,也就用不著實施類似職工醫;颊咦≡骸翱傤~預付制”這樣有違科學與合理性的舉措了。 當前,在部分地方醫院與醫生身上出現過度醫療現象,說到底是存在以藥養醫機制這個毒瘤。在以藥養醫機制下,醫院可以通過為病人多做檢查、多用藥獲得經濟效益最大化,醫生可以通過開大處方得到更多的獎金與回扣。一些醫院與醫生對患者的過度治療,不僅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醫保基金的流失,并由此轉化為醫院與醫保中心的矛盾。 依筆者看,保定市部分醫院出現拒收職工醫保患者現象,表面上是由于醫保中心與醫院就相關政策“打架”所致,深層次原因與根本癥結則是舊有的以藥養醫機制。所以,保定市部分醫院拒收職工醫;颊攥F象,除了警示有關方面推行政策務必考慮周全,應當注重防范可能出現的各種負面效應外,更警示必須進一步加快公立醫院改革步伐,盡快破除以藥養醫機制。否則,包括推行基本醫療保險在內的諸多醫改舉措,終將難以得到切實有效的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