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在溫家寶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盡管將穩增長擺在第一位,但八年來GDP增長目標第一次低于8%,只有7.5%。同時面對節能減排2011年目標沒有完成的壓力,依舊對風電和太陽能發展提出不能盲目擴張的提醒。這種看起來有點糾結和沖突的主政思維中,表明中國政府力圖尋找一種更精細化務實的發展之路,力圖實現“穩中求進”和“精中求進”同步。
2012年的經濟環境和2011年有所不同,2011年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通貨膨脹成為了經濟發展的主要敵人,也是整個經濟工作中第一要務。而到了2012年由于歐美主權債務危機沖擊,以及中國經濟新增長點培育不是很快,經濟下滑的壓力加大。于是穩增長就成為了2012年經濟工作的第一要務,為此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在內的配套政策也開始悄然調整,下調準備金率就是標志之一。
即使在穩增長成為第一主角的同時,今年依舊對GDP增長的目標采用的是7.5%這個指標,8年第一次低于8%。表明整個決策層認為保增長還是要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進行增長,要立足于轉方式和調結構的情況下保證經濟增長。這種思路不同于上一輪面對金融危機的時候,那時候過于加大經濟刺激政策,盡管經濟增速是保住了,但出現較為嚴重的通貨膨脹以及增長質量不高等問題。
這些都要求中國經濟的發展必須走精細化道路,而不能繼續粗放型發展路徑。
事實上,中國經濟目前已經到了必須改變只重速度不重質量的局面。在3月5日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認沒有完成2011年度的節能減排目標,其實之前的“十一五”期間也沒有完成整個下降20%的節能減排的目標。這種關鍵的衡量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指標經常性的沒有完成預期目標,表明了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艱難性。
但即使如此,正在溫家寶的報告中依舊提醒要預防太陽能和風電的盲目擴張。從一般道理上來說,發展太陽能和風電這些綠色能源是非常有利于推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的。但如果從精細化角度來考慮,必須要看到,太陽能和風電這些產業的發展與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以及周邊如智能電網等配套的設施,還有著不同步的地方,一味擴大風電和太陽能產能,完全有可能出現階段性的、結構性的產能過剩。這種相對的務實思考也同樣表明了中國經濟是希望“精中求進”的。
中國政府出現這種“精中求進”的路徑選擇,也是被現實逼出來的,如果能夠實現“穩中求進”和“精中求進”,那么就是中國經濟之福。當然,這還是要看最后的經濟發展質量的表現,但目前有這種思路還是依舊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