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股發行過程中,發行市盈率和股本因素是市場討論較多的兩個方面。對于這兩個因素,投資者應多些謹慎,正確看待,理性分析,避免盲目。 先來看發行市盈率。它是指股票的發行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可分為靜態發行市盈率和動態發行市盈率兩類,二者的區別在于每股盈利是采用過去已實現的盈利還是預測的未來盈利。影響發行市盈率高低的因素包括多方面,其中,盈利預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盈利增長前景越佳,投資者就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對應的市盈率也就越高。盈利的穩定性是另一重要的影響因素,一般而言,周期性行業如鋼鐵、航運的盈利波動性較大,市盈率也就相對較低,而盈利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小、波動性較低的行業如消費、醫藥等市盈率就相對較高。此外,公司治理水平、管理層能力、股利分紅政策等因素也會影響投資者對盈利增長前景和穩定性的看法,從而影響股票的發行市盈率水平。 目前主承銷商在新股發行的詢價過程中,都會為詢價機構提供一份估值報告,其中涉及相關行業的整體估值情況。應當看到,由主承銷商提供的市盈率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觀判斷或人為操作空間,有可能對投資者造成誤導。行業市盈率是新股定價的重要參考指標,擬發行公司、承銷商、詢價機構、投資者都需要以之為基準擬定發行計劃、進行詢價、定價或進行投資分析,監管部門也需要運用此類基礎信息進行日常監管。為順應和配合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中證指數公司日前發布了滬深全市場行業市盈率,從專業機構角度,為投資者、中介機構以及監管部門等提供相對客觀、權威的信息,進一步提高了市場透明度。廣大投資者由此找到一個規范透明的參考基準,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從而減少在市場中的非理性行為,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再來看股本因素。在當前的資本市場,有一些投資者對股本因素的認識往往存在一個誤區,即在判斷公司投資價值的時候過分關注“股本擴張”因素,抓“小股本”題材,認為公司股本越小,其投資價值越高,發展能力越強,而很多發行人為迎合這些投資者的投資偏好,刻意縮小發行股本,通過在上市后進行大比例送股轉增股本,人為地制造利好信息與炒作熱點。 實際上,這種“小股本”、“高送轉”炒作帶給投資者的只是虛假繁榮景象。對于一個公司來說,決定其價值最根本的因素是盈利能力及成長性,而不是其“股本”大小。換句話說,股本大小并不決定投資價值,也不影響給投資者帶來多少現金回報。例如,二級市場的股本擴張——“高送轉”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盈利能力、資產規模、杠桿水平以及行業發展趨勢都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公司的基本面并沒有變化。因此,投資者在判斷投資價值的時候,還是應該全面研究公司每股凈資產、每股收益、股利政策、資產重組等公司內部因素,以及當前宏觀經濟情況、公司所在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以及證券市場狀況等外部因素,在此基礎上綜合分析公司的投資價值,而不應偏執地認為“小股本”就會有“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