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經濟競爭力的強弱,并非主要由其資源稟賦、物質資本等差異決定,關鍵取決其人力資本價值狀況。提升人力資本價值,不僅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動力,而且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決定性因素。人力資本價值提升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人力資本價值提升促進技術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人力資本能夠成為決定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關鍵在于它具有特殊的生產功能。從生產過程角度看,它具有要素和效率兩方面的生產功能。前者指人力資本是生產過程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或投入要素,后者指人力資本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因素。其途徑:人力資本投入的增加可以提高人力資本自身的生產效率;人力資本投資增加可以提高其他生產要素的生產效率。人力資本不僅直接對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同時通過促進科技進步來促進經濟發展。自主創新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動力和緊迫任務,而以人力資本價值提升為依托的技術進步因素是促進我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素。人力資本存量是科技進步的載體,是決定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之間必不可少的中間環節和條件。一個國家平均人力資本存量越高,其吸納高技能人才和吸收新技術的能力越強,自主創新能力也越強。當今世界,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水平主要取決于其人力資本的價值水平,這直接影響和決定其經濟的發展潛力、速度和質量。價值水平高的人力資本,不僅有更多發明創造,促進技術進步,使生產要素發生質的變化,從而不斷引發新的產業技術革命,而且是實現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結構優化的深層基礎。 第二,人力資本價值提升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既表現為經濟增長,也表現為經濟結構優化。經濟結構是否優化成為衡量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否的首要因素。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是指國家運用經濟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改變現有經濟結構狀況,使之合理化、完善化,進一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過程。經濟結構優化的外延是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模式。首先,人力資本價值結構是經濟結構優化的決定因素。經濟結構是否優化受制于一國的自然資源稟賦,更取決于其人力資本價值結構是否優化。國家經濟結構的優化往往從調整人力資本價值結構開始,即政府先引導具有相應價值水平的人力資本首先進入該經濟部門,并獲取相應高的收入,從而誘導其他人力資本轉崗改行,接受新經濟部門的培訓,直至該經濟部門的人力資本處于飽和狀態,經濟結構得以有效調整。其次,人力資本價值提升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產業結構優化是通過扶優汰劣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的提升,具體表現為淘汰落后產能,推動并購、重組、整合及資產注入。只有人力資本價值的不斷提升,產業結構優化才有持續的激勵與動力,否則就會失去創新的激勵和動力,進而影響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表現為:一、二產業的產值相對下降,第三產業的產值上升,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發達國家產業結構優化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經濟體制、資源條件和科技進步等,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人力資本價值提升后的科技進步。因為隨著人力資本價值的提升,生產工具及原材料的質量得到了改進,新產品得到了開發,人力資本用現代高新技術去武裝工農業生產的技術基礎,有效地利用物質資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減少了一、二產業的人數并增加其產值,這就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人力、財力、物力資源。隨著世界產業發展對人力資本的價值要求的提高,經濟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都非常重視高價值人力資本在就業人口中的比重,通過大力發展教育,加大人力資本存量。比如,日本歷來注重教育立國和人才至上,積極發展國民教育,增加人力投資,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技術立國”戰略的實施,促使其經濟迅速崛起,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產業結構升級主要是指產業價值鏈的攀升,即指從產業價值鏈的低端環節向高端環節的攀升。波特在《競爭優勢》一書中把產業內部整個創造價值的活動分成若干環節,按這些環節在價值創造中的貢獻大小排序形成一條價值鏈,發現處在產業價值鏈兩端的環節如產品的設計與研發、品牌與營銷對創造產業價值的影響和貢獻最大,稱之為產業價值鏈高端,能掌握和控制這些環節就能獲得持久的產業競爭優勢,相反,產品的加工與裝配、倉儲與物流等環節對創造產業價值的影響和貢獻較小,稱之為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環節。人力資本價值提升能夠促進其智能、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促進其掌握產業價值鏈高端產品的高精尖技術,促進其自創品牌和建立獨立的營銷網絡。 第三,人力資本價值提升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智能資源和精神支撐。人的現代化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和先決條件。其內涵是指與現代科技和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人的全面發展和人的價值的普遍提升。其實質是其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智能素質由傳統人轉變為現代人。其中,思想觀念的現代化是首要內容,因為觀念影響并支配著人的行為及其方式,觀念的轉變是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先導。觀念的轉變要以人的智能和道德素質的提高為前提,因此人力資本價值提升有助于人力資本認知能力的提高、思想道德觀念的更新、行為方式的轉變和其道德品格、精神本質的重塑,從而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提供智能資源和精神支撐。這是因為通過提升人力資本價值,人力資本的智能素質提高,認知能力增強,從而自覺地按客觀規律辦事。同時,智能素質不僅促進道德完善,而且陶冶人的情操、開闊人的視野,推動人力資本的思想道德進步。因此,提升人力資本價值,提高其智能素質,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先決條件。 第四,人力資本價值提升決定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內涵豐富:一是表現為既重視經濟的數量增長,更追求質量和效益的提高,能源的節約,環境的保護,文明的生產和消費,以高科技支持經濟穩定增長;二是表現為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三是表現為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和諧;四是表現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以改善和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為目標。其內涵可概括為:生態、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統一。三者能否統一取決于社會活動的主體及其決定因素——人力資本和人力資本價值。面對資源、環境、市場三大瓶頸,可持續發展所能消耗的只能是高價值的人力資本,必須用人力資本價值提升后的智能素質調節平衡上述三者的關系。正因如此,人力資本價值提升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決定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