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現代農業建設。迎接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必須抓住農業科技創新關鍵。
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突出強調部署農業科技創新,把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作為
“三農”工作的重點,作為農產品生產保供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指明了農業科技創新的發展方向,具有里程碑意義。
過去8年來,我國農業發展表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取得可喜的成就。2011年,糧食生產呈現“八連增”,農民收入實現“八連快”。然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現代農業建設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所謂現代農業,即用現代工業、現代科學技術與現代經營管理武裝的集約、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化、產業化、市場化農業。主要包括農業生產手段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管理的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可持續化;農業生產的社會化、專業化和市場化。然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新的農業科技革命。
首先,加快科技創新才能使農業現代化和工業化、城鎮化同步。當前,由于農業科技落后,使農業現代化滯后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一方面,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對糧食安全、農業現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農業勞動力、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不斷流向工業和城鎮,制約了農業現代化進程。
其次,加快科技創新才能緩解制約農業資源環境的“瓶頸”。就耕地而言,我國耕地總數已接近18億畝的紅線,并表現為不斷減少的趨勢;人均耕地不足1.5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給農業規模化生產帶來了難度。盡管這些年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產量大幅增加,但生產能力仍不穩固,供求關系仍然偏緊,如不加快科技創新,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勢必影響經濟發展大局。
第三,加快科技創新才能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由于土地、勞動力和以柴油、塑料膜為代表的石油制成品等生產要素價格上漲,我國農業生產正在進入高成本階段,農業比較效益呈持續下降趨勢。2011年,我國農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降到10%左右。這表明40%的農業勞動力僅創造了不到10%的財富,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大低于非農產業勞動生產率。
第四,加快科技創新才能提高農民收入。提高農民收入必須盡快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增加農民收入不僅要繼續強化農產品提價增收、補貼增收、農民外出務工增收,而且要通過農業科技進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實現農產品增產增收、提質增收、節本增收。
加快推進我國現代農業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前景廣闊。從國內來看,2011年,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2%,農業科技已經成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力量。農業科技貢獻已經超過了土地、勞動力、資金投入和制度的貢獻份額。只有依靠科技創新,充分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不斷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才能為推動單產增產、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業比較效益進而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強力支撐。從國際比較來看,農業部統計數據顯示,除大宗糧、棉、油等主要農作物育種外,目前我國有50%以上的生豬、蛋肉雞、奶牛良種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種還是依賴進口;有70%以上的先進農產品加工成套設備依賴進口,而大多數國產農機產品僅相當于發達國家上世紀70年代的水平。由此可見,我國農業科技創新仍然存在較大潛力與廣闊空間。
當今世界,新的農業科技革命正在蓬勃興起。我們必須把農業科技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使農業農村發展在高起點上實現新突破。
首先,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領域的創新突破。要著力突破良種良法配套重大關鍵技術,提升種業科技創新水平;突破農機農藝融合重大關鍵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突破應對農業災害重大關鍵技術,提升防災減災技術水平;突破節本增效關鍵技術,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
其次,加強農業科技的推廣與應用。要構建多元化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引導農業科研教育機構開展農技服務,培育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建立健全產學研一體化的協同創新機制,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
第三,支持農業人才隊伍的培養與培訓。通過大力實施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工程、基層農技推廣特崗計劃、百萬中專生計劃等人才培養工程,加強農業科研人才、技術推廣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等三支人才隊伍建設,為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業科技創新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第四,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要堅持農業科研公益性特征,深化農業科研機構改革;建立并完善與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農業科研立項制度;建立和完善農業科技評價機制;建立和完善農業科技聯合協作制度,促進農業科技聯合協作;鼓勵龍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引導企業與科研院所聯合,承擔科技項目,開展集成創新。
第五,加快農業投資體制創新。要使農業科技與金融業緊密結合起來,多渠道籌集資金,不斷增加科教興農的投入。要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農田水利、防災減災、生態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給農業科技企業優惠貸款,扶持農業科技企業的發展。針對高新技術產業投入多、風險大的問題,研究建立相關的農業科技企業風險投資擔保機制;通過農業科技與金融業之間的結合,實行金融創新,走市場化的投資融資之路。
總之,迎接新的農業科技革命,要大力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要堅持產業需求導向,加快科研體制改革,著力突破農業重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難關,切實解決農業科技與農業農村經濟脫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