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村子以前苦于缺乏資金而無法實施的惠民工程可以開工了,這是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帶來的效果。 重慶市財政局組織開展了全市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重點村項目資金申報,確定了42個重點村財政獎補,能直接惠及10萬多村民。實踐證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是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是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各地財政部門在積極深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過程中,重點選取那些群眾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強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級公益事業作為切入點,規范議事程序,健全各項制度,調動農民參與公益事業建設的主動性,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一事一議”具體怎么貫徹?如何確保村民得到實惠? 財政部近日發布了《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的規劃、申報、實施、驗收、管護、資金兌付以及績效評價、監督檢查等重要方面和環節進行了明確規定。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這項政策在管理原則方面,應堅持規劃先行、有序推進,先議后籌、先籌后補,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公開公示、陽光操作。在職責分工方面,實行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縣級負責項目規劃編制、審核批復、組織實施、資金的分配管理和督促檢查。在規劃管理方面,按照村民議定、村級申報、鄉鎮初審、縣級審批的程序建立項目庫,編制項目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年度項目原則上從項目庫中選取,分步實施,重點突破,不斷提高項目的覆蓋面和受益面。在項目申報程序方面,實行村級申報、鄉鎮初審、縣級審批的管理制度。在籌資籌勞管理方面,則要嚴格遵守各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上限標準,防止以自愿捐款、自愿以資代勞等名義變相加重農民負擔,等等。 此外,項目公開是尤其需要注意的事情,村級應按照村務公開要求對已建成項目的名稱、資金來源與使用、實施單位、竣工驗收等情況,實行全過程公示制度,在醒目位置設置統一的標志和公示牌,廣泛接受監督。 這一系列措施都有利于完善風險防控機制,確保財政獎補資金安全,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政策效用,讓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