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菜車總有空駛的單程,“綠色通道”不能僅針對滿載蔬菜的車輛。 據報道,北京市周邊500公里之內,將每年新增蔬菜生產基地4萬畝,專供北京市場,保證3至4小時內新鮮蔬菜到市內。北京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基地對北京的蔬菜儲備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時客觀上會平抑菜價。 時下,北京市蔬菜自給率不足30%,蔬菜供給主要還是依賴外埠調入。因此,有計劃、有目的地擴大周邊地區的蔬菜種植面積,不失為一個緩解本市“菜籃子”緊張情勢的良方。不過,若想真正平抑菜價,并不能止于多種菜。 目前北京周邊一些地方的蔬菜種植面積并不算小,僅河北張家口市今年就種植蔬菜130萬畝,對于北京這樣一個龐大、穩定的蔬菜市場而言,周邊地區的蔬菜生產面積只會不斷擴大。 真正應該考慮的,應該是如何讓周邊這些地區的蔬菜順暢地進入北京、再進入千家萬戶。 比如說,外埠運菜進京車輛能否享受更具體的優先、優惠政策?北京市此前規定,運菜車進京可以享受“綠色通道”,但是,那僅僅是針對滿載蔬菜的車輛,空車不在此列。可問題是,運菜車總有空駛的單程,不然如何裝載蔬菜?再比如,一車蔬菜進京,一般要經過產地批售、城里批發等多個環節,這樣必然使得最終的蔬菜價格很難體現到菜農身上,因此是不是可以與重要蔬菜產區合作,在北京開更多的外地蔬菜直營店。 此外,應該探討盡量放松對流動菜販的管制,讓更多的市民在更多的時候能夠在家門口買到蔬菜,這樣,既還市民以便利,也給一部分低端就業人群以生路,還平抑了菜價,這樣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城市不能只是“種樓”,還要種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方面,應該持續鞏固蔬菜的自給率,不能讓越來越蔓延的城市將郊區菜地蠶食殆盡;另一方面,也應該積極探索更高效的蔬菜產業,提高蔬菜的自給率。在這方面,北京市可以參照一下上海的做法,央視報道,上海市蔬菜自給率為55%,為全國城市之冠。 平抑菜價既要依靠千里之外、百里之外的外埠蔬菜救急;也要不斷提高本埠蔬菜自給率;更要切實改進城市管理,讓遠道而來的蔬菜順暢地走完“最后的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