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缺少自信的緣故,或是中國式創新原本就不多,有些人一見到國內某人某企業拔尖,就會給他找個老外師傅,言必稱“中國的某某某”。比如稱百度是中國的谷歌、稱新浪是中國的雅虎、稱人人網是中國的Facebook。反過來,國外出現某個杰出人物時,一些人就會對應地在國內尋找“中國的某某某”。比如,這次喬布斯辭職了,這些人就開始嚷嚷誰是“中國的喬布斯”。喬布斯儼然就是一個標桿。 這也難怪,因為從來沒有一個CEO的辭職會引發全球市場如此高度關注,而“喬爺”引人關注最大的理由就是其創建的蘋果,這家馳名全球的企業創造的現代商業奇跡。 蘋果自1976年創建以來,在喬布斯的帶領下,用35年時間創造了從零到350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今年蘋果的市值甚至超越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成為世界最大市值公司,其手頭現金流超過美國財政部,真可謂富可敵國。 而這源于喬布斯將工業設計與極簡藝術進行了完美結合,用創新的競爭手段引領著全球手機產業發展。這個由大學肄業的佛教徒喬布斯創建的蘋果公司,近10年來推出了一系列既酷又炫的產品:音樂播放器iPod;智能電話iPhone;平板電腦iPad。三個不同系列的產品,分別對其所在行業產生的變革都具有顛覆性,尤其是智能電話iPhone的推出,被業界公認為是“重新發明了手機”,將手機產業鏈拉長了無數倍,完成了硬件、軟件和服務的集成。為公司創造了巨額利潤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個企業獨占一個市場利潤超過六成份額的奇跡。 而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由同一家公司分別對三個不同的領域:音樂市場、手機市場和PC市場,產生如此大的變革和影響,在經濟發展史上是極其罕見的,可謂前無古人。 喬布斯引發全球關注的第二大理由顯然是其創新精神。喬布斯領銜的蘋果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輝煌,核心要素在于創新,永不枯竭的創新動力是喬布斯、是蘋果成功的根本原因。 不管是1984年,蘋果推出128KRAM、512KRAM內存的Macintosh電腦(Mac是全球首款使用圖形用戶界面驅動的個人計算機,該技術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所有PC個人電腦界面的基礎);還是1985年,喬布斯被踢出蘋果公司后創立NeXT電腦公司,并設計若干軟件(演變成蘋果今天仍在運行于Mac,iPhone,iPodtouch以及iPad的OSX),都體現了其對未來及人類需求的超人洞察力、超前的理念和實現想法的卓越創新手段。更絕的是,1986年,他從《星球大戰》的導演喬治·盧卡斯手中買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于1995年推出《玩具總動員》動畫大片大賣,最終獲得超過6億美元的賬面利潤。不僅如此,近10年來先后推出的iPod、iPhone、iPad系列產品更是凝聚了喬布斯團隊硬件創新的精華,產品既酷且炫,將現代手機的工業設計技術與極簡藝術進行了近乎完美的結合,讓其他競爭對手只有模仿與追趕的份兒。 喬布斯之于蘋果,就像蓋茨之于微軟,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之于Google,扎克伯格之于facebook。世界上只有一位蓋茨、一位佩奇、一位布林、一位扎克伯格,因此也不會出現第二個喬布斯。所以嚷嚷要尋找“中國的喬布斯”的人,大可不必費力了,倒是應該尋找一下他們的“精神”——創新,以及永不枯竭的創新動力。 目前谷歌、蘋果、微軟等公司開發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為國內移動互聯網領域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很好的開發和營銷平臺,但由于創新性不足,在整個行業價值鏈中,國內公司獲取價值的比例很低,從終端到平臺再到內容基本上都是國外公司壟斷。 如今,隨著3G技術普及、智能手機的出現和網民使用習慣的改變,中國的移動互聯網行業正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6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3.18億,在總體網民中的比例高達65.5%,已成為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給互聯網行業又帶來新的商機。今年上半年,僅中國移動無線上網業務收入就達到193億元,而且增長空間巨大。 是時候發揮國人的創新精神了,模仿和追趕永遠只能當“喬布斯第二”,而我們需要的是喬布斯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