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媒體報道,沉寂了近三年,備受關注的三聚氰胺事件賠償基金運作情況終于對外公布。近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下稱“中國乳協”)和中國一家保險公司在乳協官方網站上共同通報了11.1億元醫療賠償基金的管理及支付等情況…… 三聚氰胺不僅是一種含氮雜環有機化合物,更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和心理殺手”,它扼殺了人們對著名企業、食品安全的信賴感,窒息和剝奪了很多家庭的天倫之樂、幸福生活以及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陽光生態。而且,隨著受害孩子年齡的增加,無法擺脫的肌體疾病,還會帶來巨大的心理陰影、心理壓抑。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不僅是一次歹毒的食品危機,也是一次重大的心理創傷。強大地震會給人帶來心理創傷,“食品安全地震”的心理危害不亞于“地質地震”。 很多人忽略了這種心理傷害的危害性、持久性,總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了經濟補償的受害人,會忘卻受傷的陰影。有錢,就行了?山裉,已經過去三年了,他們的情感仍然非常脆弱,孩子的腎結石狀況和受傷情況卻未能得到有效改善,時間,非但沒有療愈舊傷,反而增加了新的心理傷害和“無休止的擔心”。錢,能買來商品,卻買不來孩子的健康和家庭的溫馨快樂。 因此,對于三聚氰胺事件,僅僅提出、僅僅提供經濟賠償是不夠的。賠償者既然認識到這是一種安全災難,也應深入挖掘這種災難造成的心理痛傷,義無反顧地將心理救助、精神賠償,提升到關鍵位置,讓受害人早日走出精神陰影。 有一種更令人害怕的傷害,不是殺人越貨,而是傷人心、折磨人的精神,所以,對待各種食品危機的處理,僅僅提出經濟賠償是不夠的,更要將違規者置放到“精神殺手”的高度去認識,讓他們付出沉痛的心理代價,承受必要的心理補償,而絕對不能像今天一樣,心不在焉,漫不經心。 受害人也要強化心理自救能力,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挽回了,一定要正視現實,善待今天,努力治療,學會豁達。將災難當做心理自強的教材,讓孩子和家庭早日走出陰影,擁抱曾經的太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