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針對日化產品盛傳漲價消息引發部分城市搶購的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即會同相關地方價格主管部門介入調查、依法取證。現已查明,聯合利華公司有關負責人接受多家媒體采訪并發表日化產品漲價言論,增強了消費者漲價預期,引發部分城市發生日化產品搶購,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構成了“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價格違法行為。上海市物價局根據相關規定,決定對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作出2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5月6日發改委網站) 聯合利華散布漲價信息,擾亂了市場價格秩序,依法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合情合理。發改委表示,此舉的目的是提醒所有經營者,特別是所占市場份額比較多、在行業內影響比較大的企業,要切實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增強價格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不要戲逗法律。按理說,此舉是為了嚴肅法紀,也是在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然而,發改委此舉少有叫好聲和掌聲,相反質疑之聲“不絕于網”。大概應驗了一句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因為發改委此舉涉嫌“只拍蒼蠅”——對那些更嚴重散布漲價謠言并惡意漲價的大老虎們,發改委不僅沒有處罰,而且連“約談”都沒有。 聯合利華散布漲價信息被處罰,聯合利華不能喊冤,畢竟依法該處罰,但并不表示就公平,發改委已經涉嫌執行“雙重標準”了。一是國家發改委只“約談”下游消費類企業,對上游石油、電力等國有壟斷企業的漲價聽之任之。二是只“約談”民營企業或者中小國有企業,沒有一個大型國有企業人士參加過“約談”會。“兩桶油”就在發改委“約談”其他企業時漲價,即使在國際油價跌破每桶100美元的今天,我國仍有將再次上調油價的言論。其實,近年來我國油企、酒企、房企都在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中輪番漲價,其違法程度其禍害老百姓程度,都不比聯合利華遜色,即使有律師“逼宮”,發改委都懶得過問,現在捏個“軟柿子”,怎么會有掌聲呢? 市場經濟需要公平的原則,需要公平競爭的環境,試問發改委只動下游不動上游公平嗎?更重要的是“兩桶油”漲價是通脹的主要原因之一,房企漲價是通脹的主要原因之一,電價上漲是通脹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真正遏制通脹就必須先拿他們開刀,才能以儆效尤。而發改委對制造通脹的“罪魁禍首”們連“約談”都沒有,就別提處罰他們怎么散布漲價消息惡意漲價的違法行為了。同是違法行為,為什么對民營企業或中小國有企業和對大型國有企業執行“雙重標準”呢?今年3月份,我國CPI高達5.4%,這表明目前國內的通脹形勢非常嚴峻,遏制通脹勢在必行。俗話說打蛇打七寸,遏制通脹就須抓住“兩桶油”、電力等大型國有企業以及房企這個主要矛盾,希望發改委不要護短來點真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