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季度房價將拐點?這一結論是那些號稱經常研究樓市走向的人得出的。我看不咋的,因為,房價拐點注定又是嘩寵取眾。 中國房價拐點論鼻祖應是王石同志,其在被事實證明屬嘩寵取眾后,已吸取教訓,而不再涉及拐點兩字。倒是那些贗品們還在頻繁地引用,從后滿足其每次嘩寵取眾之目的。 何為拐點?根據王同志當初的理論,和本人的理解。應為房價出現類似于日本式下跌。不然能算是拐點嗎?如果贗品們把開發商們打折降價銷售,也當作拐點的話。一是,有失水準了,二是,說二季度拐點根本就不正確。正確的說法是:有調控房價就拐點了!因為開發商打折降價銷售行為,總是在調控后第一時間出現。 憑什么讓房價跌?其理由永遠是調控,盡管這一理由常被事實無情地毀滅。但似乎仍有樂此不疲者,“這一次調控比以往都要嚴,所以房價就會跌,或若房價不跌,調控就會持續等。” 在某些人的意識中,由于調控總是提及房價兩字。所以總天真或幼稚地以為,調控就是要讓房價下跌!從不去認真考慮“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屬什么意思?或從地方政府房控目標設定漲中體會一點什么?更不會研究市場的實際。 何意房價又要拐點了?按贗品的說法由調控使然。那么我們就從調控說起,看一看調控方是否真的會弄出一個拐點來?先看態度,其次再看實際。可謂態度決定一切,做事做人必須先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只有在態度明確的基礎上,才能決定其行為準則。那么就調控而言,中央的態度一直以來,要么是“抑制房價房價過快上漲,要么是“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而一直以來被埋怨的地方政府執行政策不力情況,這一次總算態度很明確,集體設定房價上漲10%~15%的漲幅。我到要請教一下贗品們,在中央和地方態度非常鮮明“房價仍可上漲”的情況下,調控何意會讓拐點出現? 其次,再重溫一下調控實際。2011年調控最大的亮點當屬全面限購了,其市場已有所反應,成交量大幅減少,房價仍堅挺。何意要限購?只能說明由于供應還無法跟上。按理說,在主要問題找到后,政府應著力解決供求問題。但地產新政卻在壓抑供給上著力頗多。緊縮地根、緊縮房產信貸、打擊炒房、增稅、限戶型的最終效果都是減少供應量。限房價的規定更是直接沖著價格信號本身而去,而不是沖著信號所反映的供求狀況。如果直接限制價格信號就能夠解決供求問題,過去政府定價的計劃經濟就不會造成物資匱乏了。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下,限房價等于是變相補貼,也會導致供應量減少。 政府在增加土地供應嗎?在減稅嗎?……所有地產新政的措施,人們并沒感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