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2011-03-21   作者:王一鳴(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實現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內在要求和根本途徑。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對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出全面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經濟盡快走上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的軌道。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把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充分認識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意義

      我國發展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發生的深刻變化,對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既形成巨大壓力,也帶來新的機遇。我們必須從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和增強我國發展新動力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意義。
      適應國際環境新變化,必須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國際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呈現新特點。從需求結構看,發達國家試圖改變過度依賴負債消費的發展模式,通過增加中小出口企業貿易融資、有條件放松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迫使貿易伙伴擴大市場開放以及美元貶值等手段擴大出口。從供給結構看,發達國家積極推進“再工業化”,大幅增加研發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醫藥、信息網絡等產業發展,搶占科技和產業競爭制高點。我國只有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才能適應世界經濟結構的重大變化,在國際合作和競爭中贏得主動。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凸顯:在需求結構方面,內需和外需不平衡,投資和消費不協調,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偏低;在供給結構方面,制造業和服務業發展不平衡,生產加工規模和技術創新能力不協調,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偏低;在空間結構方面,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協調,基本公共服務不均等;在要素結構方面,資源要素投入與生產率提高不平衡,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不協調,資源環境硬約束持續強化;等等。這些結構性矛盾如果得不到解決,就難以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競爭新優勢,也難以形成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內生動力。今年是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一年。只有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才能化解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調整需求結構,增強消費拉動力

      2001—2009年,我國投資率由36.5%上升到47.5%,消費率則由61.4%下降到48.6%,其中居民消費率由45.3%下降到35.6%,投資率過高、投資與消費失衡的矛盾突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外部需求萎縮,通過國際市場消化過剩生產能力的空間縮小。在這種形勢下,經濟增長過于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的局面難以為繼,迫切要求提升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把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改善居民消費條件、培育新的消費熱點作為調整需求結構的重點。提高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是提升居民消費能力的基礎。這就要求加快推進收入分配改革。在初次分配領域,建立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完善對高收入行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的雙重調控政策。在再分配領域,推進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降低中低收入者稅負;較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務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改善居民消費條件是擴大消費需求的重要保障。應優化城鎮商業網點布局,加強中小城市和農村商貿流通、寬帶網絡等消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商業連鎖經營和統一配送。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有利于進一步釋放城鄉居民的消費潛力。應繼續實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等新型消費業態,培育發展文化、旅游和健身等新興服務消費。
      進一步發揮投資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的作用。近兩年來,擴大投資需求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投資領域的重點應轉向調整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具體途徑是:發揮政府投資的導向作用,引導投資向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基礎設施、科技創新、教育衛生、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等領域傾斜;放寬市場準入,將中央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堅決控制高能耗、高排放和產能過剩領域的投資,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我國產業結構的基本特點是:工業比重過高且附加值低,服務業發展滯后;過度依賴加工制造環節,決定市場地位和附加值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高技術產業名義比重提高較快,但多集中于價值鏈低端。在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我國經濟增長高度依賴低端加工組裝、缺乏自主技術和品牌的局面難以為繼,迫切要求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調整產業結構的緊迫任務是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應加快推進鋼鐵、石化、有色金屬、造船等重點產業技術進步和優化重組,建設一批現代產業集群,加強產業鏈延伸升級和產業集群分工協作;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提高基礎工藝以及基礎材料、基礎元器件研發和系統集成水平,培育一批適應市場需要、擁有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強、機制靈活的優勢企業和產業;建立健全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同時,引導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調整產業結構的戰略重點是加快發展服務業。應加快發展與現代制造業密切相關的金融保險、商務服務、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部門,加快發展研發、設計、標準、物流、營銷和供應鏈管理等生產性服務環節,同時重點發展面向農村的生活性服務業;完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和市場環境,引導社會資本更多地投向服務領域;鼓勵創新服務業態,推進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提升服務業的整體素質和水平;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積極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和外包。
      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環節是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應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建立企業技術創新聯盟;把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擺到突出位置,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建設創新支撐體系,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產業投資基金,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構建“核心技術—戰略產品—工程與規模應用”的創新價值鏈;組織實施重大應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場拓展和商業模式創新。

      加強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加強節能減排是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方面。應在完善政府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開展能耗總量控制和節能量交易試點,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增強企業和全社會節能減排的內生動力;推行強制性能效標識,擴大節能產品認證范圍,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機制;發展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推行清潔生產;加強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加大重點地區重金屬污染治理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管理。
      落實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是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任務。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挑戰。我國把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作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任務,確定了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標。落實這一目標,要求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發展,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發展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設以低碳為特征的工業、建筑和交通體系。應加強對節能與提高能效、潔凈煤、先進核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投入,加強對城市建筑進行節能改造,發展軌道交通等低碳交通方式。同時,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增加森林蓄積量和森林碳匯。積極開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推動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規則。

      統籌國土空間開發利用,增強區域發展協調性

      我國是發展中大國,區域結構調整在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加大區域結構調整力度,就要堅持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落實好新10年西部大開發的重點任務和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支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繼續支持東北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提升沿邊開放水平;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加強交通運輸樞紐建設,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支持東部地區體制機制創新和發展方式轉變,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加強對特殊困難地區的支持和對口支援,進一步健全長效幫扶機制,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同時,發揮市場機制對區域協調發展的積極作用,引導產業跨區域有序轉移,促進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
      推動主體功能區建設。加快實施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和利益補償機制,規范開發秩序,控制開發強度,引導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推進發展,形成高效、協調、可持續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科學規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功能定位、產業布局、開發邊界,緩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區壓力,強化中小城市產業功能,增強小城鎮公共服務和居住功能,推動形成大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一體化、網絡化發展的城鎮化新格局。特別應注意在優化發展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同時,在中西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的區域,通過加快承接產業轉移和有序集聚人口培育發展一批新興城市群,帶動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服務業將擔當起經濟結構轉型重任 2011-03-10
    · 壓房價是標 調經濟結構是本 2011-01-31
    · 以服務業發展帶動經濟結構調整 2011-01-21
    ·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未現根本性突破 2011-01-21
    · 世界經濟結構調整:挑戰與機遇 2011-01-04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1000部羞羞禁止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最近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182t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91在线你懂的| 欧美无人区码卡二卡3卡4免费|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欧美成人午夜片一一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福利|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黑白禁区高清免费观看全集电视剧|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www|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欧美综合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 j8又粗又硬又大又爽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视频|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人妖cdmagnet| 两个小姨子在线观看| 男女乱婬真视频| 国产精品精品自在线拍|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韩国伦理片久久电影网| 手机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你懂的视频在线| 2023天天操|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馆v视影院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0urp|ay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