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月3日),政協會議開幕,舉世矚目的“兩會”正式進入正題,發言人趙啟正表示,這次會議的重要任務是為制定和實施“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
在諸多“兩會”話題中,資本市場“十二五”規劃受到市場的極大關注。據《上海證券報》報道,“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有望寫入“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之中。
據報道,資本市場將在“十二五”期間“雙向擴容”。一方面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不排除到2015年末,滬深主板、深圳中小板、創業板合計上市公司數量增加七成的可能性。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另一方面是要繼續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積極引導機構資金、長期資金入市。從上述“雙向擴容”的依存關系來看,積極引導機構資金入市,顯然是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服務的?梢,“雙向擴容”最終還是為了實現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達到“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目的。
強調融資功能,對于中國股市的投資者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中國股市設立20年來,所強調的一直都是融資功能,以致融資功能成了中國股市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功能。所以,如果“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真的寫入“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之中,這就表明“十二五”規劃對融資功能的進一步重視。
但這種“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提法不能是“剃頭挑子一頭熱”。雖然說融資功能是股市的重要功能之一,而且隨著中國股市的發展壯大,股市也應該承擔起更多的融資任務。但融資功能畢竟只是股市的功能之一,股市還應該重視投資功能,要重視給予投資者回報。然而在過去20年的發展中,中國股市一直都是重融資而輕回報,以致在2004年2月的時候,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即“國九條”),明確提出要“重視資本市場的投資回報。要采取切實措施,改變部分上市公司重上市、輕轉制、重籌資、輕回報的狀況,提高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為投資者提供分享經濟增長成果、增加財富的機會”。但遺憾的是,在隨后的日子里,“國九條”并沒有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以致到了近兩年,隨著“三高”發行的推進,中國股市重融資輕回報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
鑒于中國股市長期奉行的重融資輕回報政策,鑒于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長期“被忽視”、“被犧牲”,“十二五”規劃在強調融資功能的同時,有必要重視股市的投資功能,重視資本市場投資回報,將投資功能放到與融資功能并重的位置。這不僅是保護投資者利益的需要,同時也是促進中國股市健康發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這也是藏富于民,實現“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的需要。實現“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是“十二五”規劃的重要目標之一。如果股市不能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而是繼續蒸發投資者的財富,那么股市投資者的收入勢必拖累“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目標的實現。尤其重要的是,目前A股開戶數達到1.53億戶,股市漲跌涉及全國約3億人的利益,如果這3億人的利益受損,那么,實現“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將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因此,不論是為了中國股市的發展大計,還是為了實現“十二五”的富民目標,資本市場“十二五”規劃在“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同時,也有必要把重視資本市場投資回報提高到與前者相匹配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