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其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提高起征點。自溫總理2月27日通過新華網透露這一消息后,個稅調整已成為兩會最大的熱點問題之一。對于證券市場參與者來說,在看到該舉措對于建設公平社會積極意義的同時,也自然會思考其對于證券市場的影響。 那么,個稅政策調整將從哪些方面影響證券市場呢?固然,上調個稅起征點首先考慮的是經濟協調發展和社會公平,并沒有直接針對證券市場的意圖。但鑒于這項改革將逐步改變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其對證券市場生態的影響也是可以預見的。 應當說,通過稅收等手段調整過高收入,補償中低收入,抑制灰色收入,懲罰不法收入,是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全社會分配制度的基本目標。雖然世界各國的個稅體制不盡相同,但大體都遵循一個共同的理念,就是個稅的最佳結構是窮人不交稅,中等收入少交稅,富人多交稅。我們目前正在推進的改革也要向這個最佳結構靠攏。 當然,調整個人所得稅征收政策,是整個收入分配體系改革的主要部分,但還不是全部。包括勞動工資制度、社會保障體系、就業政策體系、置業創業環境等,都是關乎分配公平的重要內容,需要加以立體解決。 即使從個稅政策體系內部來說,單單調整起征點還不能解決稅收法律體系整體上滯后的現狀。調整起征點只是全面推進個稅改革的一個切入口。已有許多專家提出,個稅征收可以變“以個人、按照次/月度征收”為“以家庭、按照年度核算”;變“按照不同收入來源分別計征”為“綜合所得稅制”;變“恒定數額征稅”為“個稅與CPI等經濟數據掛鉤的聯動機制”,等等。總之,個稅改革不僅是提高起征點這么簡單。伴隨個稅起征點提高,需要從全局高度,強化改革的頂層設計。 而加強改革頂層設計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務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收入分配體系、金融體系、要素市場等都是頂層設計涵蓋的內容。為此,除了提高個稅起征點,企業經營稅起征點、第三產業營業稅比例也需要改革調整;還應盡快建立完善企業研發投入的激勵機制。個稅起征點提高折射的,是整個稅制改革乃至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而配套的體制改革。 基于上述分析,我認為,收入分配改革將從三個方面影響到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 第一,
引導“藏富于民”的稅收政策體系,從而激發民間創業的動力。 社會財富的分配向勞動者傾斜,向中低收入者傾斜,將有助于普通人創業;同時,由于社會公平度提升,經濟社會環境穩定,中等收入者也可以獲得更好的事業發展的空間。這有助于激發民間資本的創業熱情,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有助于多種所有制經濟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而民營經濟得到更大發展,將為證券市場提供新的利潤源泉。 第二,
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的形成和聚集,促進居民財產性收入的提高。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可以促進居民剩余資金的積累。隨著經濟轉型進程的加快,社會化投資平臺會更加完善并多樣化,居民投資理財活動將更加普遍。只有將社會收入的一部分向民間轉移,才能為社會資本的形成提供助力。而隨著居民投資理財活動的放大,居民擁有更多的財產性收入也將不是空話。 證券市場作為中國最重要的投資理財平臺,將因此獲得空前發展。 第三,
促進居民消費水平和“企業素質”雙向提高。 毫無疑問,居民收入提高是消費升級的基礎。“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這是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的保障。 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作用到企業身上,一是整體上增加企業包括上市公司的人工成本的支出;二是促使企業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三是促使企業生產更優質產品和提供更優質服務。這對于證券市場持續發展也是積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