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任務遠未完成,改革將始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這是一個大方向,不能動搖,更不能改變。這里需要討論的問題是,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的“十二五”改革攻堅,面對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什么。 “十二五”改革是不是直面“中等收入陷阱”?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其實質是在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時,由于發展方式選擇的不當或失誤,使經濟增長長期低迷、甚至停滯。2010年,我國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面對經濟社會的突出矛盾,“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應當引起高度警惕。 我國有沒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從現實看,有兩個問題很突出:一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擴大,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比較嚴重;二是居民消費率持續走低是一個基本現實。現在我國的居民消費率為35%左右,其中城鎮居民消費率為26.75%,農村居民消費率僅為8%。由這兩大突出問題引起的社會矛盾和社會風險有加大的趨勢。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也是一個轉型大國,有多方面條件可以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問題在于,如果發展方式轉型不到位,經濟結構難以有大的調整,“十二五”末期經濟增長就有可能大幅下滑。從現實看,我國有可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在某些方面不是在減少,而是有所增大。例如,貧富差距、社會矛盾與社會風險等。從中長期看,遠慮大于近憂。 民富優先的轉型與改革應不應當成為發展方式轉變的基本目標追求?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實質是發展導向由經濟總量轉向國民收入,實現公平與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在這個背景下,民富優先應當成為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的基本追求和基本目標。 。ǎ保┟窀粌炏仁轻尫藕蛿U大社會總需求的重大選擇。毫無疑問,過去30年,國富優先對于解決我國私人產品短缺起到了重大的歷史作用。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到今天,在公共產品短缺取代私人產品短缺并成為經濟社會突出矛盾的背景下,繼續堅持國富優先的發展導向,就會使國家生產力的發展快于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從而使社會總需求不足,居民消費率逐年走低。 。ǎ玻┟窀粌炏仁歉淖冐毟徊罹嗖粩鄶U大趨勢的重大選擇。我國消費的主體和基礎是中低收入群體。有人說中國的消費水平不低了。但是,需要看到中低消費群體的消費傾向、消費水平以及消費率存在一系列的突出問題。 。ǎ常┟窀粌炏仁菍崿F公平發展的重大選擇。城鄉公平,勞動力公平,利益表達訴求的公平,都面臨著諸多矛盾和問題。 “十二五”民富優先的轉型與改革需要在哪幾個方面盡快實現突破?當前,有學者、尤其是經濟學者對收入分配改革有不同的看法,對財稅體制改革也有不同的主張,這些看法對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出臺會產生某些影響。站在二次轉型的趨勢來看,確立以民富優先的改革導向,會促進相關共識的形成。 (1)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要以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為主要目標。比如,“兩個同步“怎么具體化,如果確立了民富優先的改革導向,“兩個同步”的指標就容易統一:收入增長與GDP增長一致;收入增長是實際增長,而不是名義增長;收入增長不僅包括城鎮居民,也包括農村居民。 (2)盡快推進新一輪的財稅體制改革。從民富優先的改革導向看,現行財稅體制矛盾問題相當突出,已到了不能不改、需加快改革的地步。這是因為,現行的財稅體制與GDP總量發展、國富優先發展導向相適應。發展方式轉變要有所突破,財稅體制改革首當其沖。 。ǎ常┍M快推進政府轉型。應當說,過去30年各級政府在做大GDP總量中是有成功經驗的。但是,在擴大消費需求、解決公共產品短缺方面,經驗還是欠缺的。 “十二五”要確立以民富優先的改革導向,需要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財稅體制改革、政府轉型三個方面有實質性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