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價檢司昨日(1月26日)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介紹,家樂福在一些城市部分超市存在虛構原價、低價招徠顧客高價結算、不履行價格承諾、誤導性價格標示等多種價格欺詐行為。
國家發改委稱:“已責成相關地方價格主管部門依法嚴肅查處家樂福,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或無法計算違法所得的,最高處以50萬元罰款。”
家樂福價格欺詐,由來已久且手段多樣,此次被國家發改委查實的價格欺詐涉及“三宗罪”:
虛構原價。譬如長春市家樂福銷售一款內衣,價簽標示原價169元、促銷價50.70元,實際原價119元。上海家樂福、哈爾濱家樂福、沈陽家樂福、南寧家樂福等,都被查實玩過同類“小聰明”。
低價高賣。上海家樂福銷售一款茶壺,價簽標示36.90元,實際結算價66元。家樂福搞此類欺詐,利用了大多數消費者不會拿結賬小票逐項核對價簽標示價格的心理,是褻瀆消費者的信任。昆明家樂福、武漢家樂福、長沙家樂福、重慶家樂福等都被查實曾有過這類情況。
海報促銷欺詐。譬如昆明家樂福銷售普洱茶,海報促銷價每盒60元,實際結算價每盒120元,對顧客實施低價誘騙式銷售。上海家樂福、長沙家樂福、哈爾濱家樂福等都身陷其中。
家樂福門店營業面積大,商品較齊全,外加國內消費者對外資零售店品牌的好感,就出現“家樂福(中國)在全球最賺錢,而上海家樂福則在中國最賺錢”的情況。這些年,雖然上海家樂福及國內各地的家樂福店,有關不誠信的丑聞層出不窮,但很少有其被嚴肅查處的報道出現。這一回,家樂福被國家發改委直接“逮”住,此乃長期違法后終須承受的苦果。
我們知道,家樂福乃世界500強,16年前以全球零售業教父身份高調進軍上海,并在數年間占領中國所有省會城市和副省級計劃單列市,共開出門店187家,其中僅上海就開出20家。然而,也就短短十來年時間,當初以“顛覆中國傳統零售商業模式”、“創立中國零售商業新模式”等自詡的家樂福,隨著不誠信丑聞的“月積年累”,不但從當年高不可攀的神壇上轟然倒地,還退盡了最后的光環和顏面。
家樂福搞價格欺詐的手段繁多,其他為商家所忌諱的事兒也干了不少。堂堂世界500強企業,居然可以12年不給員工加工資——這樣匪夷所思的事兒,也出現在上海家樂福。不講基本商德,不講企業社會責任,連對自身的員工都如此刻薄——上海家樂福及家樂福(中國),又如何在中國做成一家真正美譽度高的品牌連鎖店!?
家樂福多行不義終遭罰,曾受害的消費者卻還不能高興太早。處罰須由地方發改委的價格監管機構具體實施,各地是否當真落實國家發改委對家樂福的懲戒決斷,人們還要期待各地發改委向社會公開具體的處罰執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