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上市后破發,這已成為近期A股投資者揮之不去的噩夢,就連華銳風電新產業績優股,也沒擺脫首日破發命運。那么究竟應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其背后又向市場提示了什么呢? 在股市上,新股與老股一樣,其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當然,在被認為是“新興+轉軌”的A股,歷史上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是存在一定價差的,前者定價比較多地受到行政干預,容易被壓低,而后者的定位則市場化色彩要濃一些,因此股價可能會較高。最近有人通過研究發現,新股破發與發行市盈率并沒有直接關系,高市盈率發行的新股上市后繼續大漲的有之,而低市盈率發行的新股,上市后跌破發行價的也不少。實際上,新股破發與老股在交易中可能出現下跌,一樣是件正常的事情。反過來說,如申購新股就能確保賺錢,只能說明這個市場就是畸形的。 那么既然新股破發很正常,還有必要討論這個問題嗎?答案是肯定的。新股定價的高低,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對行情的看法。當新股出現大面積破發,實際上就是在提示市場,現在的市場狀況要比預期差。換個角度說,在一個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環境下,新股不斷破發,實際上是提示市場在走弱。回想一下,情況也的確如此。去年以來,新股有兩次破發的高潮,一次在去年6月,后一次就是現在了,其背景都是在股市出現了一段大跌,且持續地徘徊在低位。此刻,股市行情是令人很失望的,但現實地講,我們又的確無從回避這樣的行情。 看來,新股破發是不可能消滅的一種現象,相反一旦新股大量破發的時候,市場就需注意了,因為其背后所揭示的信號還是值得關注的。而從以往經驗看,當市場被極度不看好,新股上市都破發的時候,也正是到了物極必反的時候。那么,這次情況是否還會這樣?答案也許就在不遠的將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