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昨日(12月10日)發布1-11月全國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以及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7.7%,漲幅比10月份縮小0.9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3%。 從今年初的“國十一條”、到4月份的“新國十條”、再到國慶前夕出臺的“國五條”,調控成為今年樓市的關鍵詞。但在歷年的樓市調控中,卻屢屢遭遇越調越漲的“怪圈”,這難免讓人質疑國家宏觀調控手段的有效性。實際上,“細節決定成敗”,要擠壓房價泡沫,遏制房價非正常推高,不能只依靠國家的宏觀政策調控,更需要強化許多“細節管控”。 以筆者最近的遭遇為例,筆者始終注意提醒自己保持理性,但還是在開發商精心設計的營銷策略下敗下陣來。開發商開始對價格始終不明確,只給出一個模糊空間,然后釋放各種“打折”的利多,聲稱只要提前交1萬元成為貴賓客戶,就可多享受幾個折扣,并獲得幾十元不等的禮物,還可以參與最高獎額為5000元的抽獎,一個月后若選房不成功,這1萬元可以申請退還。然后,開發商精心準備了一臺營銷晚會,邀請有意購房者前來參加體會,氛圍十分熱烈。等正式開盤時,開發商又宣布前來參加者若未能選中房則可獲得200元購物劵。結果,開盤那天,來的人特別多,開發商公布房價,大家都說太貴,可在現場熱烈的氣氛下,大家都去瘋搶房號,所有的房子被一搶而空,沒有拿到房號的也因此覺得這房子確實暢銷,心甘情愿期待下一輪開盤。 這里詳細地說明此一經過,是要說明,房地產開發商現在已經越來越精通營銷算計。在國家宏觀信貸調控政策趨緊的情況下,他可以用辦理貴賓用戶等借口提前吸納資金緩解自己的信貸壓力,又可以用精心設計的營銷手段營造類似傳銷的狂熱氛圍,誘使市民非理性搶購房源,從而使房價在國家重拳打壓下依然能夠逆勢上漲,居高不下。所以,若要真正遏制房價泡沫,在宏觀調控不放松的同時,就必須加強對開發商營銷環節的“細節管理”,對開發商的各種營銷手段予以規范,維護市場公正秩序,才能使房市的交易真正理性。 需要這類“細節管控”的,當然不僅僅是營銷環節。此外,諸如開發商的拿地、地方政府官員涉及本地經濟政策的言論、新聞媒體的報道等,都是可以對各地房價造成重大影響的“細節”。加強此類“細節管控”,是比單純地公布幾個宏觀調控政策更為復雜、艱巨的事情。然而,如果說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是戰略層面的舉措,那么,各種“細節管理”就是具體的戰術和戰斗,是國家和不正常的泡沫房價之間不得不進行的“游擊戰”。“細節管理”不做好,宏觀調控就必然會千里長堤潰于蟻穴,房價的泡沫就始終擠壓不下來,中國經濟的這顆定時炸彈、百姓民生的這一慢性鴆酒,就始終撤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