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市場化改革舉步維艱,導致煤與電的矛盾仿若一個死結。

據《人民日報》報道,10月中旬以來,山西各地頻繁出現間斷性停電。而來自山西省電力公司的消息稱,隨著近期山西氣溫下降,各地供熱取暖用電逐步增加,電力負荷持續攀升,全省最大用電負荷達到1732萬千瓦;與此同時,省內電力供應明顯不足,最大電力缺口達320多萬千瓦,預計年底電力供應缺口將達到500萬—600萬千瓦,缺口占總用電需求的20%—25%。
據記者了解,山西部分發電企業因“煤”停機的原因之一,是少數火電廠還延續著“小煤窯”時代的思維,圖便宜、不建儲煤場或小庫存,不與大產煤企業簽供貨協議,結果現在小煤窯沒了,鬧了“煤荒”。
“因‘煤’停機的表象,其根源就在‘市場煤’與‘計劃電’的價格體制不順。電價屬于國家行政調控,而煤炭的價格卻已市場化。”該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以來煤價漲幅遠超電價,部分未簽訂煤炭供貨協議的發電廠虧損面加大,因此不愿買煤而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