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保障城市公共服務供給越來越成為城市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城市公共服務保障制度,是指城市政府根據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向市民提供相應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的制度,包括政府向市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項目和標準,公共財政支出和轉移支付制度,政府工作部門的責任以及考核評價體系和法律監督體系等。構建城市公共服務保障制度,目的在于從制度設計上保證城市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務職責,保障城市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從而推動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促進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構建城市公共服務保障制度是加強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長期以來,與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相比,我國的社會發展顯得相對滯后。研究表明,我國經濟結構已進入工業化中后期,而多數社會結構指標仍然處在工業化初期。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這是社會矛盾凸顯、社會需求多元、利益沖突多發的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時期。從某種角度看,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與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已成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突出矛盾。加強社會建設,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務,對構建城市公共服務保障制度提出了客觀要求。
構建城市公共服務保障制度是推動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過去30多年,我國社會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特別是在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但從總體上看,舊的體制機制尚未根本打破,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管理體制機制還不夠完善,社會管理體制落后和公共服務短缺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比如,“看病難、看病貴,讀書難、讀書貴,住房難、住房貴”成為困擾人民群眾生活的三大難題。因此,應通過構建城市公共服務保障制度推動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在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管理創新,增加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以有效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尽娀鶎、建機制”,是構建城市公共服務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則。城市公共服務保障制度的設計安排,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參考各國成功做法、結合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來確定。城市公共服務保障制度的具體實施,應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一是把重點放在政府運用公共財政確保廣大市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務上,如基本醫療衛生、義務教育、文化體育服務和其他基本服務。同時,通過開放投資領域和規范市場秩序,調動社會資本發展個性服務和特需服務的積極性,滿足社會各階層的不同需求。二是高度重視與廣大市民聯系最為密切的基層,通過大力加強基層社區組織、中小學校、社區衛生院、文化體育場所和廉租房等工作平臺和服務網絡建設,使市民能在最短時間、最近距離得到基本公共服務。三是著力建立健全運作機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持續、穩定、有效運行。建立健全科學決策、民主參與機制,科學合理確定保障范圍和標準;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指標考核體系,使政府接受體制的約束和法律的監督;建立健全公共財政投入保障機制,確保公共財政預算中有法定的比例和數額用于基本公共服務;建立健全促進社會服務發展的有效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供給多樣化的發展格局。
“法制化、規范化、定量化”,是構建城市公共服務保障制度的基本標準!胺ㄖ苹,是指以法律的形式確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職責,把履行職責情況作為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和領導干部工作業績評價的主要依據,并建立與此相適應的工作體系和管理制度。“規范化”,是指通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規范政府、社會和市民之間的職責關系,明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標準和政府工作部門管理的權責,明確公共財政支出和轉移支付的范圍和標準!岸炕,是指政府向市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是可以進行數量測定的,是能夠使人民群眾感受到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環境改善的。
近年來,我國城市公共服務發展步伐加快,教育、衛生、文化、住房等體制改革正在取得實質性進展。應進一步推進相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城市公共服務保障制度。
落實“;、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提供公共服務,應突出“基本、保障”,體現國民收入再分配的公平和公正,以保證基本公共服務的公益性和保障的可靠性,并通過加強基層建設,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享有基本公共服務。
探索社會事業發展的新途徑。把義務教育、基本醫療服務、廉租房建設等基本保障作為向市民提供公共服務的主要內容,政府切實履行好這方面的職責。對基本公共服務范疇之外的社會服務,符合條件的可以向市場開放,并制定必要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實行產業化運作,努力實現加快發展,滿足社會各階層的不同需求。
建立現代社會服務機構。完善社會服務機構法人治理結構和監督機制,規范社會服務行為和市場秩序。轉變運行機制,實現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產權明晰、職責明晰、管理科學、社會監督,形成公開透明、競爭公平、規范有序的市場機制和服務體系。
推動配套制度改革。建立公共財政預算,改革財政轉移支付辦法,把財政轉移支付的重點轉到保障全民享有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改革政府部門工作業績考核辦法,把提供公共服務的情況列入政府和領導干部考核內容。